补虚药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虚药分课件

补虚药 中山市中医院 一、总论 含义 适应症 应用 使用注意事项 二、分类及功用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总论-含义 含义:凡能补益正气,增强机能,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弱证候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总论-适应症 适应证:虚证(气、血、阴、阳不足)--形质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抗病力弱,或生长发育障碍以及早衰。 总论-应用 根据虚证的不同属性而选择不同作用的补虚药, 亦叫直接补。 根据气血相关或阴阳互根或阴血同源的理论,互相配合使用,亦称间接补。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而分别采用不同的剂型。如峻补多用汤,缓补多用丸散、酒、膏、片、颗粒、口服液等。 汤剂宜多煎,所谓“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 补虚药宜饭后服。 总论-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1、补虚药作汤剂宜久煎,应复煎。为便于缓补久服,补虚药常制成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使用。 2.补气、补阳药性多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补血、补阴药性多滋腻,脾虚湿盛便溏者慎用。 3.切忌误补,滥补。 分类及功用 虚证证型不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故补虚药亦相应地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分类及功用 补 气 药 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以补气为主要作用,重在补肺脾之气,主要用于脾气虚弱和肺气虚弱的病证。 分类-补气药 肺气虚:少气懒言,动作喘乏,易出虚汗 脾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一身虚浮,或中气下陷,脏器下垂,久泻久痢,或气虚不能摄血而血液外溢。 由于气血关系至为密切,气旺可生血,故补气药还常用于血虚证。 人参 人参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人参 从中药炮制学上和功效上而言,人参可以分为:生晒参 红参 野山参 西洋参 从人参的产地来分,人参可以分为:吉林人参,朝鲜人参(又名:高丽参,别直参),以及西洋参。 人参 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 鲜根以针扎孔,用糖水浸后晒干,称“糖参”; 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功效:温补。白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用沸水烫煮片刻,然后晒干。功效:性温和。 功效: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白参(糖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用沸水烫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后晒干。 白参(糖参)的功效: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红参的功效:温补。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人参 [处方用名] 吉林参 高丽参 别直参 野山参 移山参 园参 白参(生晒参 白糖参) 红参 [性能特点] 甘、微苦、微温,入心、肺、脾经。 善大补元气,又能补脾益肺;元气充沛则血旺津生,神安智增。 为补气救脱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宜 人参 [临床应用] 1)元气虚极欲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气津两伤口渴及消渴证 4)气血亏虚心悸失眠健忘证 此外,对血虚证、出血证、阳痿证以及邪实正虚证,用之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益气壮阳、扶正祛邪 人参 临床应用:   1.元气虚脱证。本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单用有效,如独参汤(《景岳全书》)。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如参附汤(《正体类要》)。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本品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   2.肺脾心肾气虚证。本品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千金方》)。 人参 [用量用法] 入汤剂,5—10克;急重证,15—30克。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克 红参:偏温养阳气,阳虚气弱者宜之 白参:性较平和,气阴两虚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