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案分课件
《中医医案学》 主讲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李敬孝 高仲山教授治验举隅 高某,女,27岁,1980年5月20日初诊。据述患“风湿热”四月余,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出现过风湿结节,现已消退。曾住某医院治疗月余,病势稍减。因长期服用强的松抗风湿治疗,面似满月。发热,关节疼痛,仍时有反复,闻高老出诊慕名而来。 现诊:患者神疲不振,步履艰难,由其母扶入诊室,周身关节疼痛,尤以下肢为甚,两膝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痛不可近 ,且伴有发热, (37,5c)口渴,心胸烦闷等症,舌红,脉滑数,化验室检查抗“o”700单位,血沉35毫米/小时 高老认为此病属热痹,该患素体阳虚,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之邪,邪郁化热,流注经络关节,致气血不和。其治法叁用仲景:“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曰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以清热通络,疏风散湿。 处方:麻黄10克、 杏仁10克、薏米40克、甘草10克、羌活10克、当归10克、葛根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 5月27日二诊:服药六剂后热退,自觉两腿轻松,两膝关节仍见肿胀。上方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三付。 5月30日三诊: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已退,今晨行走百余米,两腿无不适感。因其热势已退,治以疏风散湿为主: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防风10克、麻黄10克、杏仁10克、薏米10克,水煎服,三付。 6月3日四诊:患者独自来院就诊,行走已趋正常,关节肿痛全消。抗“o”、血沉均正常。该患来诊四次共14天疗效满意. 二、医案极大地蕴藏着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历代医家毕生的学术思想、独特见解和临床经验均在医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下篇 临床各科医案解析 第一章内科 第二章外科 第三章妇科 第四章儿科 第五章耳鼻喉科 第六章眼科 第七章伤科 第八章针灸科 第九章男科 第十章心理科 《外证医案汇编·序》 余听鸿:“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 清代名医俞震说:“闻之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始信法有尽,而用法者之巧无尽也。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 秦,久有胃痛,更加劳力,致络中血淤。经气逆,其患总在络脉中痹窒耳。医药或攻里,或攻表,置病不理,宜乎无数,形廋消减,用缓逐其淤一法。 蜣螂虫、蛰虫、五灵脂、桃仁、川桂枝、蜀漆、老韭根。 白捣汁泛丸 恽铁樵:“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 但寒不热,便溏脉细,肢体面目俱浮,悉属阳虚见象。惟舌红无苔,此属阴伤之候;但口不干渴,乃君火之色外露。治当引火归元。 附桂八味丸加鹿角霜、党参、冬术 (《王旭高医案》) 二、加深对中医药理法方药的理解。 郑某,吐血盈碗,孟英诊之。右关洪滑,自汗口渴,稍一动摇,血即上溢,人皆虑其脱,意欲补之。孟英曰:如脱,唯我是问。与白虎汤加西洋参、大黄炭,一剂霍然。 《王孟英医案》 三、有助于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医案蕴含着名医学术思想和经验可供借鉴。 秦,久有胃痛,更加劳力,致络中血淤。经气逆,其患总在络脉中痹窒耳。医药或攻里,或攻表,置病不理,宜乎无效,形廋清减,用缓逐其淤一法。 蜣螂虫炙一两、蛰虫炙一两、五灵脂炒一两、桃仁二两、川桂枝尖生五钱、蜀漆炒黑三钱、用老韭根白捣汁泛丸。每服二钱,滚水下。 《临证指医案》 周学海:“每家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荟众家之所长矣!” 姜春华教授:“我们学习每家医案,都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养料,如王孟英的养阴疗法,薛立斋的平淡疗法,吴鞠通的用药剧重,在临床上各有用处。 《 名老中医成才之路》 五、医案是中医教学及考核学生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