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年夏天的天很晴
那年夏天的天很晴
我本不爱回忆。记忆里的欢乐或者辛酸总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比如说记忆里的一款曾经十分痴迷而又未能玩得尽兴的游戏,费尽千辛万苦找了来,玩了也觉得不过如此;记忆里的一部当初觉得很有意思的小说,费尽千辛万苦找了来,读了也觉得不过如此。人生中的两种“不过如此”让我意兴索然,一是对过往美好事物久别之后的再次体会,让我觉得“不过如此”;二是对心中憧憬已久的美好愿望的最终实现,让我觉得“不过如此”。有人说:人总是对自己想而未得的东西注入愿望并为之快乐着,真正得到了反而不珍惜,并称之曰:犯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犯贱嫣?只是留存在记忆上的意味让我无法忘怀,它们或以时间的流逝混淆了我初时的感觉,但我相信,在那时那刻,总有某种欢乐或者辛酸触动我内心深处。
话休絮繁,下面要说的是我的一位好友,很久以前的一位了。
那时我们上初二。记得是暑期补课吧,学校放暑假不能留校,所以你我便每天早上很早地骑自行车穿越十几里路程去学校补那半天课,然后在一轮酷日下骑车赶回来。夏天的早晨,不,清晨,天气格外的凉爽,乡下路两旁长的旺盛的野草上满是露水,可以轻易打湿人的裤脚。你我凭着高超的车技穿过崎岖的常满野草的小径,来到略为宽阔的沙石路上时,裤子都已湿了半截,可你我依旧高兴地谈论着今早要吃哪家的包子。就是这样一个宁静清凉的早晨,两架自行车在一条沙石路上磨着“莎莎”的声音向前走着,太阳还没有起来,一轮明月和漫天的繁星驱走大半的黑暗,照出朦胧的清晰。
几乎每一天的骑车都是一场竞速。无论那坡是如何的陡,如何的长,你我都能咬着牙硬蹬上去;无论天气是多么的热,烈日是多么的毒,你我都不会稍放慢速度。争强好胜是年青的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于是,我们最终都比了个平手。可是,那一天,你败了。
那天的天气似乎格外的热,柏油路被毒日蒸得一片模糊。田地里不见一个老农的鬼影,想是都跑到家里乘凉去了。烈日炎炎,没有一丝的风,树叶全都蔫了答拉着,一条柏油路上一条狗都没有,热并且安静着。忽然,只见远处疾驰而来两辆自行车,带起两道烟尘。再细看那车上的汉子,端的是汗如雨下,衣湿可拧。不错,那正是你我二人,你我都拼了命,因为今日的胜负马上在前面的一个岔路口便见分晓。说起那岔路口,却是险峻,在一个接近90°的柏油路坡下,有一条与之相垂直的沙石子路,而我们要走的便是这沙石子路,所以下坡之后必需90°急转弯。往常,我俩都是一齐90°完美漂移过去然后打个平手,可惜那天不同。那天,在最后冲刺阶段,你我都牟足了劲,使劲地蹬着脚踏板,恨不得把它踹飞掉。就连下那90°坡时依然在蹬着脚踏。然后,最紧张刺激的一刻来临,转向,刹车,倾斜,一系列漂移的动作被我一气呵成,我再次完成那天的比赛。可是,突然,我发现旁边少了你,我说声:“咦?!”扭回头看去:但见黄沙滚滚,烟雾弥漫,两道自行车痕隐约可见,一道通向我,那是我的;一道在半途失去踪迹。我大惊,忙回车去看,只见你和你的宝车一齐塞在路旁狭窄的臭水沟里,自行车的前轮兀自转个不停。你满是汗水的脸沾满灰尘因痛苦而略显狰狞。我的人生中有很多张至今仍让我震撼不已的画面,那天你的表情算一张。
暑假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飞快地度过,转眼便来到了初三的第一个学期。不知是否我愚钝嫣?即便是上了初三,也依旧没有中考为何物的概念,总觉得很轻松,或许是因为年纪小吧。而不像高三时,家长和老师们都在诉说着我们肩上的铁血使命,当年龄足以承担生存的使命时,似乎一切都不那么容易了。我们看来要跻身抢夺生存食物的残酷竞争中了吧。呵!
闲话休提,且说你我当时都住在学校里我的一个亲戚家,我唤他叫“小爷”,这是普通话翻译,是意译而非音译。他曾是一位老校长,已退了休,是我爷爷的一个兄弟。我是尊敬他的,因为他严肃并且高大。当时,和你我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男孩,我申明是男孩的原因是他叫“露露”,“露露”当时在念小学,虽然和我一般大。五年级念了有三四年了吧,直到我初三上完离开时,他还在念六年级,六年级估计也要好几年吧。于他那时我是有些鄙夷的,现在是羡慕,常有人说大智若愚,我的“露露”哟,你骗得我好惨!
九月里的天气依旧是热,可是你我已不用骑车劳苦奔波了,从住的地方到教室,步行不要三分钟。我们的学校有些历史,几十年前的一层红砖的旧教室当时还没拆完,整个学校前后各留了几排,里面隔上墙,分作一间间屋子让教师及其家属居住,我们当时便住在那里面。新盖的三层教学楼便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墙壁刷得雪白。入口处四根高大的大理石方形柱子,气势不凡。可惜,虽说是新盖的也有七,八年了吧。上次偶然回去,看到几十年前的一层红砖的旧教室又被拆了几排,盖了一所更新的教学楼,比之七,八年前的那栋,更加气势不凡了。事情或许在进步,比如我此刻所在的所谓城市的格子屋里,从外面看,果真好一栋气势不凡的大楼!进步的结果把千百所小屋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