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试中的法律常识参考题目
PAGE
PAGE 14
《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常识》参考题目
马慧娟编写
(红颜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刑法的强制手段主要是( )。
A、赔偿损失 B、恢复原状 C、赔礼道歉 D、刑罚
2. 我国1997年刑法确立了( )基本原则。
A、两大 B、三大 C、四大 D、五大
3.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即采用(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累犯从重、坦白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5. 下列犯罪中,哪个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盗窃罪 D.间谍罪
6. 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 )。
A. 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一般应负刑事责任 D.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7. 我国刑法规定的担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8.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例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A.抢夺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敲诈勒索罪
9. 某甲为杀害其妻,在其妻子饮用的凉开水内投入毒物。某甲明知天热,其子中午放学回家可能喝此凉水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儿子的死活。其子喝此凉水后中毒死亡。某甲对其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过失 D。疏忽大意过失
10. 下列人员中,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是 (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C、不满14周岁的人 D、醉酒的人
11. 某甲故意向某乙挑衅,意欲激怒某乙,诱使某乙殴打自己。然后借口受到某乙的侵害,将某乙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挑拨 D.防卫过当
12.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违法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因果关系
13. 刑法理论将犯罪故意分为两种类型,即 ( )。
A.有预谋的故意与无预谋的故意 B.概然的故意与确定的故意
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4 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
A、犯罪客体 B.犯罪人的文化程度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人的主观心理态度
15. 我国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根据是 ( )。
A、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B.实施了有一定危害社会性的行为
C.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D.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
16.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7. 某甲与某乙有仇,一直寻机报复,杀死某乙。一天。某甲得知某乙独自在家,遂持刀朝乙家走去。走到中途,被其儿子追上,诉其母突然晕倒,不醒人事,要某甲快回家。某甲遂随其子回家。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 (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8. 某铁路扳道岔工不适时扳道岔,致使火车相撞,致人重伤、死亡,构成犯罪。其行为方式是 ( )。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作为 D.不作为
19. 危害结果是( )。
A,一切犯罪的必要要件 B.一切犯罪的选择要件
C.一切故意犯罪的必要要件 D.一切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
20.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 )。
A.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B.都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C.部分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
D.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1.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已满”XX岁的起算时间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