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腐保平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菜腐保平安

青菜豆腐保平安 校名:南台科技大學 班級:四技生技一乙 組員:郭苓音 鍾孟庭 陳依彣 呂探雅 指導老師:陳金英老師 日期: 2011/12/18  前言  我們這組組員大多喜愛品嚐豆腐料理,  而青菜對於人又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因  此以劉枋《吃的藝術》中的「青菜豆腐  保平安」為研究題材,相信我們能得到  更多與豆腐有關的知識,並體會「吃的  藝術」。 作者介紹 作者:劉枋 筆名:狄荻、趙  俠碧、柳綠蔭。  生於西元1919年  2月15日,於西元1949年5月來台,卒於西元2007年7月25日,年88歲。 個人特質: 才貌兼備、個性爽朗,大而化之,喜歡為人服務,與林海音、琦君等同輩女作家情誼甚篤。 學歷、經歷 生於山東官宦之家,還不識字的時候,已會背誦數十首詩文。北頻中國大學化學系畢業。曾擔任《西北日報》、南京《益世晚報》、《京滬週刊》、《公論報》編輯,戰亂時來臺,即任《全民日報》副刊編輯,因時常稿源匱乏,會以不同筆名撰稿補空。 1952年與穆中南、王藍等人創辦《文壇》月刊,擔任主編。1974於金甌高商擔任國文教師,1984年後在佛光山修行八年,1993年返回臺北。 曾任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文教組長、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委員、中央電影公司編審委員、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 她的晚境清苦,曾接受文建會的文藝急難補助。她的身後事,《文訊雜誌》、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國家文學館雖然都伸出援手,仍無法舉行公祭,僅依台北市政府的樹葬儀式辦理。 著作 散文集《斗佛山之戀》、《我及其他》、《誰斟苦酒》、《女作家的植物園》、《女作家的動物園》、《坦途》;小說《逝水》、《兇手》、《小蝴蝶與半袋麵》、《前世今生因果在》 廣播劇「陋巷天使」;傳記「張翠鳳的大鼓生涯」、「顧正秋的舞台生活回顧」等,她的《吃的藝術》一書被視為飲食文學經典。 文學風格: 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另也寫劇本、報導文學、傳記。被林海音以「五項全能」形容劉枋的跨文類寫作功力。 小說內容取材於生活,表現出小人物的生命樣相,充滿關懷與同情。散文作品亦刻畫細緻,筆勢奔放,內容涵蓋飲食藝術、家庭生活等。因晚年學佛,慈悲心流露於作品當中。 走南闖北,人生閱歷豐富,頗能深入了解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人物的性格和心態,借由這些人的悲歡離合,能將時代的足跡、社會的變遷烘托出來。 其他作家對她的評語: 王鼎鈞:「小說人物鮮活,感情真摯、風格樸素,語言響亮坦率……以劉枋女士而論,她口直心快,勇於擔當,表現在作品裡,就是簡潔洗鍊,一針見血。」 鍾梅音:「直接用外在的動作和語言去塑造人物。」 本文解說 本文選自《吃的藝術》,初版於西元1975年,由大地出版社出版,第五版於西元1987元出版。共有177篇關於談吃的文化。本書中前七十餘篇是新生報家庭版中的「談吃」,後面附錄十篇,就是趙俠碧的「灶前閒話」。 「談吃」,似乎可以用不著大費周章找詞彙鑽典故,反正綠的青菜紅的蘿蔔配上醬油麻油就是了。可是不然,作者寫的另有一番情緻,說的通俗一點,她寫得很有學問。所以有欣賞文章的價值,更有美味的傳神。可謂一篇文章就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本書是劉枋用散文寫的食譜,文筆流暢雋永,以慧心,啟發性及千變萬化的創意寫出本書「民以食為天」蘇東坡有「東坡食譜」。袁枚有「隨園食譜」。 本文賞析 作者引用家鄉的一句俗語:「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作為本篇開頭。也是本篇文章標題的由來。 文章一開始事先敘述”青菜”再敘述由簡單到繁雜的豆腐料理,最後再以一小段故事作為結尾。 文章前四段在敘述一盤簡單可口的炒青菜,作法裡包含許多秘訣,若一個不小心漏掉任何一個秘訣,就有可能導致養份的流失。 後三段敘述各式各樣關於豆腐料理,從簡單的平民小吃到能登上宴席的精緻料理,最後再以一則有關青菜豆腐小故事做為結尾。 全文雖無華麗的辭藻,但作者卻以樸實的寫作手法再上一些令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為這篇文章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心得: 郭苓音: 讀完這篇文章後,真的讓我受益良多,原來炒菜最大的秘訣是「火大、油熱、不蓋鍋」這三大步驟呀!看來我的作菜工夫還有待加強呢!!然而在豆腐的一方面,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呀,為何我會這樣想呢?那是因為自己只知道一些平常看的到的東西而已,例如:麻婆豆腐、皮蛋豆腐……等。如果要我將豆腐更進一步的料理,那麼我自己將會把那道菜完完全全的毀滅,真的是可恥呀!! 探雅:   文章中,可以很清楚看出作者對吃的熱愛,及對料理的深入研究,並有獨到的見解。除了家中常吃的皮蛋豆腐、充滿古早味的黃金(鹹蛋黃)豆腐和一般人很少注意的青菜料理。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製作與處理方法,讓我深刻體會到飲食除了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更是一門藝術。回想起第一次吃到豆腐配醬油,冰涼滑潤又綿密的口感讓我驚喜,目前離家在外卻很少吃到,令人懷念。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