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绦虫(tapewrm)
绦 虫 (tapeworm) 概 论 绦虫属扁形动物门绦虫纲。 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 中绦期:绦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时期称为中绦期。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又称猪肉绦虫、猪带绦虫或有钩绦虫。在我国古代医书中称为寸白虫或白虫。 成虫寄生人体肠道内——猪带绦虫病; 幼虫寄生人体皮下、肌肉、脑、眼等处——猪囊尾蚴病。 一、形态 (一)成虫 乳白色,扁长如带,虫体分节(由头节、颈节和链体组成)。虫体较薄而略透明,长约2~4米。 前端较细,向后渐变宽。 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 头节 细小,球形,直径0.6~1mm,有四个杯状吸盘和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小钩25~50个,排成内外两圈。内圈钩较大,外圈钩稍小。 颈部 紧连头节之后,短而纤细,长5~10mm,直径约为头节一半,不分节,具有生发功能,能不断向后长出节片。 链体 虫体最显著部分,由700~1000个前后相连节片组成,根据节片发育情况,分成幼节、成节和孕节。 幼节(未成熟节片): 靠近颈部新长出的节片,较细小,宽而短,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愈向后发育趋向成熟。 孕节: 虫体后端,长方形,10~12×5~6mm,孕节中为充满虫卵的子宫,其它生殖器官均已退化。 子宫向两侧胀大呈树枝状分布,分支不整齐,每侧约7~13支。 末端衰老孕节常单节或5~6节连在一起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 (二)带绦虫卵 卵壳:薄且脆弱,多已脱落,为不完整虫卵。 形状:呈球形或近球形。 大小:直径31~43μm。 颜色:外为胚膜,较厚,棕黄色,具放射状条纹。 内含物:球形六钩蚴,直径14~20μm,有3对小钩。 (三)幼虫 (囊尾蚴) 米猪肉 被猪带绦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 猪囊尾蚴寄生在猪体运动较多的肌肉,如股内侧肌、深腰肌、肩胛肌、咬肌、膈肌、心肌、舌肌等。 生活史小结 1、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人是唯一终宿主。 2、猪和野猪为中间宿主。 3、幼虫也可寄生人体,主要肌肉、皮下、脑、眼等部位,人也是中间宿主。 4、感染期: 成虫寄生:猪囊尾蚴 幼虫寄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感染方式:成虫寄生:生食米猪肉 幼虫寄生:误食虫卵 三、致病 成虫——猪带绦虫病 1、大量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虫体头节上吸盘、顶突、小钩及体壁 上的微毛对肠道刺激导致局部肠粘膜损伤。 临床表现: 少数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如腹部隐痛、饥饿痛、消化不良、腹泻、食欲增加但体重减轻,少数可穿破肠壁,虫体较多时可引起肠梗阻。 人体内一般寄生1条,致病较轻,病人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而就诊。 幼虫——猪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主要危害) 囊尾蚴病主要分: 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2、脑囊尾蚴病 3、眼囊尾蚴病 脑囊尾蚴病 3.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大多寄生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及视网膜下。 眼内存活1~2年,可见眼内虫体蠕动。 囊尾蚴死亡分解物产生强烈刺激造成组织变性。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四、实验诊断 (一)猪带绦虫病诊断 1、询问病史:有无吃“米猪肉”、排出节片史。 2、检查孕节:夹片法,自基部计数子宫侧枝数。 3、检查虫卵:肛门拭子法。 4、试验性驱虫:服驱虫药后收集24小时全部粪便,水淘洗检查有无虫体。 (二)猪囊尾蚴病诊断 1、皮下肌肉型:手术摘除后活组织检查。 2、眼囊尾蚴病:眼底镜检查。 3、脑囊尾蚴病:CT、MRI等检查。 4、免疫学检查。 人误食虫卵感染猪囊尾蚴病。 人体感染方式有三种: 1、自体内感染:成虫感染者反胃、呕吐时肠道逆蠕动使孕节反入胃中而感染。 2、自体外感染:成虫感染者误食自己排出虫卵而感染。 3、异体感染:误食他人排出虫卵而感染。 猪带绦虫病和猪囊尾蚴病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发病。 16﹪~25﹪猪带绦虫病人伴有囊尾蚴病。囊尾蚴病患者中55.6﹪伴有猪带绦虫成虫寄生。 成虫寄生可引起自体感染,故发现成虫寄生应及早服药彻底驱虫治疗,以防自体感染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感染: 1、猪饲养不当。 2、生食半生食猪肉。 流行区居民有吃生或未熟猪肉习惯。 如 白族的 “生皮”、傣族的“剁生” 、云南的“过桥米线”等。 另外“生片火锅”、熏肉、腌肉、烧烤等。散在病例。 虫卵在外界存活较长: 4oC左右能存活一年, -30oC能活3~4个月, 37oC时能活7天左右。 六、防治 1、加强粪便管理、管好猪圈。 2、卫生宣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 生或不熟猪肉。 3、加强肉类检疫,发现米猪肉严禁食用。 猪肉在-12~-13℃12小时可杀死全部囊尾蚴。 4、猪带绦虫病驱虫治疗: 发现成虫寄生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