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脑瘫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豆争光 (解放军474医院小儿科,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 :本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临床中运用针灸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 针灸;小儿脑瘫;理论基础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小儿脑瘫是儿童时期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在美国为 1.33 ‰,我国脑瘫患儿高达 100 多万。其最多见致病因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 、颅内出血窒息宫内缺氧 ( 包括脐带绕颈和羊水混浊 ) 、感染 ( 包括肺部和颅内感染 ) 等,使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1.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五软”“五迟”的范围,多缘于先天禀赋不足 , 肝肾亏虚 , 加之后天调护失宜 , 痰浊内生 , 瘀血内停 , 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 气血运行不畅 , 筋骨失养 , 髓海失充。《素问》指出:“肾主骨生髓”,“肾不生,则髓不满”,说明肾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李东恒在《脾胃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调补脾肾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中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 小儿脑瘫,其病位在脑。 《灵枢?海论》篇说 :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 , 自过其度 , 髓海不足 , 则脑转耳鸣 , 胫酸眩冒 , 目无所见 , 懈怠安卧。”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唐容川说“人之才智 , 均出于脑髓。”指出脑在神志病中的重要地位,且“脑为元神之府”。而经络中之肝经和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针灸治疗郁症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2.1 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 《灵枢?经脉》曰 : “肝足厥阴之脉 , 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 , 属肝 , 络胆……上出额 , 与督脉会于巅。”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 督脉入络于脑 , 脑为元神之府 , 所以针刺肝经腧穴 , 也有醒脑调神的作用。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 , 督脉为阳脉之海 , 任脉为阴脉之海 , 达到“阴平阳秘 , 精神乃治”的作用。 2.2 督脉与脑的联系 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 从而对精神异常具有治疗作用。从循行上看 , 督脉与脑直接联系 , 《难经?二十八难》曰 : “督脉者 , 起于下极之俞 , 并于脊里 , 上至风府 , 入属于脑。”督脉为阳脉之海 , 总督一身之阳气 , 统领诸经 , 进而联系五脏六腑 , 对各经脉脏腑病变均有调整作用。《针灸大成》中谈到 : “以人之脉络 , 周流于诸阳之分 , 譬犹水也 , 而督脉为之督纲 , 故名曰海焉”。督脉入属于脑 , 又循行于头顶正中 , 本着“经脉所过 , 主治所及” , 故其对治疗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作用。 3. 诊断及分型: 按临床表现将脑瘫分为五种类型。 ①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皮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② 迟缓型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低下。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③ 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手足远端出现不间断的缓慢的蚯蚓行样奇形怪状的不自主运动,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④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较为少见 , 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 , 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迟缓。 ⑤ 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4. 治疗原则及取穴 针灸疗法的原则在于疏通经络 , 醒脑开窍 , 补益肝肾 , 振奋督阳。取穴以督脉之大锥、命门、腰阳关、长强及肝经之太冲为主以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同时配合局部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 , 又与脑相通 , 在督脉上针刺可以清脑开窍 , 宁心安志。 太冲穴为肝经原穴,“五脏有疾 , 当取之十二原” , 主“胸胁支满 , ……终日不得太息” 。其中因阴虚阳亢者加劳宫,阳虚阴盛加涌泉;心脾不足者加心俞、脾俞;痰湿壅盛者加丰隆。同时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头部、四肢、躯干部穴位。头部采用靳三针疗法中的“头针四项”。《内经》言 : “脑为髓之海 , 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 , 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 , 故针灸治疗取头部穴位为主。《素问 . 脉要精微论》说 : “头者 , 精明之俯也”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