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与感恩之一
阅读与感恩之一
南山圆心
春节将至,2009所剩时日不多,翻检自己的行囊,多了书籍,少了金钱,多了思考,少了埋怨,多了学习,少了创作,多了敬畏,少了骄躁。心里踏实些许,自得些许,变得沉默许多。这些变化源自学习,来源于作家诗人老师们给我制造的那一份份心灵的鸡汤。
2008——2009年赠书的诗人和作家很多,有的没有来得及读,有的初略读过,有的内容高深,不敢妄加评说,就不一一列举。在此,我要感谢以下作家诗人们赠书;对他们的大恩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长江师范学院的丁世忠、李良品和彭福荣等教授赠书,读着这些心血灌注的学术精品,了解到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一些知识,感觉有文化充盈感,也引发我对民俗和地域文化的兴趣。各位教授虽未亲授,捧读大著如面师,唯有感恩。
作家报社总编辑张富英,出版了他的五卷本文学集。诗歌卷《玫瑰之约》、散文随笔卷《倾听与注视》、评论卷《文心淡定》、中篇小说卷《夹缝》、长篇小说卷《风寒》。08年6月,我在北京将飞回重庆之际,于通州宋庄与张总相会,蒙赠大著五卷,通读之后,感佩文思如泉,博大精深。不敢遑论大道,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祝福张总虎年如意,文运兴隆。
感谢黄河文丛主编赵庆君先生赠阅他的第四本诗集《以爱的名义》。有感于赵老师创作锐势不减,回忆多年前他将我的小诗收入《三重奏》诗歌集,作为编辑的他至今还记得区区在下,很令人感动。在本书的简介上,看到赵老师风华正茂,也看到了黄河文丛的生命力,作为他曾经的作者和诗友,唯有祝贺并祝福!
《中外名流》杂志主编,北京儒博文化艺术院院长黄长江先生,赠送几卷读物,均系他策划并主编的文丛书籍,《少木森小说选》、福建诗人俞兴诗集《走近生命》和21世纪今选文丛之一《歌词今选》。向他对我被后学晚辈的扶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感谢蒋人初老师赠阅《新时期为何出现微型诗》蒋人初诗论诗歌选,邹雨林先生赠阅《走进雨林》,两位老师赠阅之书,让我看到前辈诗人们的功德与风范。
熊炬《熊炬曲艺作品选》《熊炬新诗选》《熊炬诗赋选》及另外两本著作,还有他女儿熊星的小说集《在海的那边》让我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风景,和华文在世界文学中一种新的切入与探索。
感谢著名新闻人,作家汪雷先生赠书二卷《汪雷文集之14、15》,和《齐氏聊易》,读后自觉别有洞天,自惭所学浅薄。感谢!
感谢老九夫妇赠阅他们的心血结晶《盛世版图》和《恶搞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原来历史的解读有多种读本,而这样的读本是独树一帜的,对我这样的历史盲人而言,真的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好奇,从而对历史有了初步的感觉。
区内作家艺术家但远军、邓刚、焦芬、杨顺民和董国勤、尹晓玲、田诗范等老师均有赠书。有的是几本,如长寿区作家协会主席但远军,近年著作丰沛,高产上乘,他的作品读后令人心震颤,自然有一股正义的力量在升腾。其他作家艺术家,只有在此一并作輯致谢了。
感谢万龙生兄赠书与指导,其主编的《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2006格律体新诗选》,两个选本极具学术性、资料性、阅读性和收藏价值。让我读到众多名家大作,同时,格律体新诗的艺术滋养着我的创作,让我懂得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诗学规律,更坚定了写诗的信心。万兄的个人诗集《十四行、八行诗百首》将细读,另作读后感交付。
凝聚着吕进、梁笑梅、万龙生等诗学理论家、评论家心血的《中国现代诗体论》,由诗人蒋人初转赠与我,使我获益良多,也让我大开眼界。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诗的渊源与背景,传承与演变,比较与创新,给新诗创作者导向与认识作用,让我看到中国诗歌的辉煌殿堂。泱泱诗国,何其伟大。于诗歌灿烂星河间,自问无如沧海一粟,历史自清澈,照我凡心尘梦,自感何其渺小、卑微,唯有学习,敬畏,感恩!
……
书赠有缘人,如佛说传经赠书同样为布道善举一样,功德无量。受赠者当是有缘人!想前辈作家诗人老师们,如佛陀苦行、精进,得正果,而布施于人,不问所求,但求传播文学真谛,诗歌精神,便是做最大的善事。并非如某些人所说是为名气和宣传,如此说,便有违赠书人初衷,更是无视文学的良知。有自大狂认为,这些书可读与不读之间,似乎还不如自己来几句好;更有世俗目光,看到市场利益驱动,以为无名利即是有名利,以为赠书是销不脱的文化垃圾产品,这样不负责任地用所谓的“文化嘴巴”说出的话,就是没有文化,至少,他对文化没有真正敬畏和坚守。
敝人写诗,写新诗,更喜欢自由诗,年少时不读书,将近中年才知道读书太少。所以认真读,拼命读,广泛读,精细化读,由此将自己的心田滋润的平淡了,静怡了。虽然敝人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至今还是一个农民(据说农民将作为古董,不再出现在汉语词典里了。这个词,以后只作为对农耕文化的怀念时使用,没有多少机会出场了,所以我抓紧时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