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一章二章课件.pptVIP

中药学第一章二章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第一章二章课件

第一章 中药起源和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各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和代表性本草著作。 2、中药学的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前)[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五)宋代(公元960-1127北宋,1127——1279南宋) (六)金元时期(公元1279—1368) (七)明代(公元1368—1644) (八)清代(1644—1911年) (九)民国时期(1911—1949)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一)、夏商周时期 《山海经》、《五十二病方》 药学已略具规模 【成书年代】唐代-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 【著 者】苏敬、李勣等23人。 【内容简介】 1、收藏方药数量:844种(730味+114味) 2、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 的先例。 3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浙贝母 蒲公英 细辛 益母草 叶类 洋地黄 洋金花 红花 金银花 黄柏 沉香 斑蝥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根和根茎类 根和根茎类 二、中药的采集 (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 6、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类相似。 厚朴 树皮和根皮类 肉桂 二、中药的采集 (四)动物类药物的采集 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麝香 二、中药的采集 (五)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大多可随时采收。 矿物质形成的周期长;一般随采矿同时进行。 三、中药的贮藏 (一)中药贮藏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1、保证药材质量——防止变质; 2、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防止被不当使用; 3、防止被偷盗。 三、中药的贮藏 (二)常见的中药变质现象 虫蛀、霉烂、泛油、变色、变味、潮解、风化等。 1、虫蛀——蛀虫引起,轻度损害尚可利用。 2、霉变——霉菌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引起。霉变部分不可利用。 三、中药的贮藏 (三)影响中药贮藏过程中变质的因素 1、药材本身的因素:化学成分、性质; 2、生产加工环节的因素:中药采集、产地加工、炮制、包装等因素; 3、外界因素:温度、湿度、霉菌、蛀虫、光照、通风、贮存时间、生物污染、人为污染等。 4、贮存的时间:一般贮存时间愈久,愈易变质。但也有例外:半夏、陈皮等少数,“用药以陈久者良”。 三、中药的贮藏 (四)中药贮藏养护方法  1、干燥;  2、密封;  3、吸潮;  4、化学养护:如硫磺熏蒸养护,低氧低药量养护;  5、气调养护;  6、剧毒药专人专柜专管。 一、中药的产地 (二)产地因素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产量; 质量; 临床疗效——价值。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概念; ☆ 确定依据; ☆ 特点; 对待道地药材的态度; 举例; ☆ 道地药材与中药名称。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概念; ☆ 当某一地域或地方生产的某一品种中药材临床疗效优于其它地方所产同品种药材时,把该品种中药称为该地方的道地药材。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确定依据; ☆ (1)产地; (2)品种; (3)质量(临床疗效) ——根本 道地 临 床 疗 效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特点; (1)有明显的地域性; (2)产量受限; (3)疗效突出。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对待道地药材的态度; (1)强调其开发和利用; (2)积极引种、驯养,以弥补其产量的不足。 (3)认识其变迁性。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举例; ☆ 河南 地黄、菊花、山药、牛膝等 四川 黄连、川芎、附子 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 江苏 薄荷、苍术 云南 茯苓、三七 宁夏 枸杞 甘肃 党参 一、中药的产地 (三)道地药材 ★ 道地药材与中药名称。 如:川连、怀山药、广砂仁、滇三七。 品牌 商标 怀山药 二、中药的采集 (一)影响中药质量的采集因素 1、采集季节; 2、采集时间; 3、采集方式; 4、采集特殊处理。 二、中药的采集 (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