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上自读课本.doc
自读课本
致同学们
1 短文两篇
2 诗两首
3 两条路
4 最先与最后
5 散文两篇
6 石缝间的生命
7 欣赏生命
8 短文两篇
9 老人的黑帽子
10 诗三首
11 少年旅行队
12 十三岁的际遇
13 贪心的紫罗兰
14 小溪流的歌
15 我为什么生活
16 往事(二)之八
17 人生寓言
18 乌尔法特短文两篇
19 悼念玛丽居里
20 怀念比埃尔
21 居里夫人传(节选)
22 跨越百年的美丽
23 《论语》十则
24 孔子的故事(节选)
25 春天
26 春风
27 自然之色
28 夏天的瓶供
29 海滨仲夏夜
30 夏天的旋律
31 济南的秋天
32 秋天的落叶
33 北国秋叶
34 秋颂
35 松坊溪的冬天
36 冬景
37 雪
38 子夜四时歌
39 黑洞
40 DNA之歌
41 生命的基石——细胞
42 板块学说
43 变幻多彩的地球
44 大自然的文字
45 大气
46 沈括短文三篇
47 蝉和蚂蚁的寓言
48 萤火虫
49 松树金龟子
50 “阿波罗”登月拾趣
51 月球的奥秘和地球的历史
52 在月球上
53 诗十首
54 我儿子一家
55 我们家的男子汉
56 旦旦记趣
57 献给母亲的诗
58 秋天的怀念
59 芭蕉花
60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61 约翰逊博士的忏悔
62 父子情
63 多年父子成兄弟
64 《父亲》三篇
65 梯子
66 古代家书一束
67 坚定的锡兵
68 夜莺
69 安徒生之为安徒生
70 牛郎织女故事二则
71 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
72 诗二首
73 盘古开天辟地
74 创世纪
75 普罗米修斯
76 雨人
77 小王子(节选)
78 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
79 中外寓言八则
80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81 我的母亲
82 我的同学科列帝
83 寄小读者(通讯十)
84 寄小读者(通讯十四)
85 辛伯达航海
86 谈阅读
87 怎样读
88 读出声儿来
89 冰心论创作
90 写作指导五则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大家使用这套自读课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七~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自读课本就是为了适应这个需要而编写的。
自读课本也是课本,它与主要用于课内学习的教科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就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吕先生还说过,他向语文水平高的同志询问语文学得好的原因,得到的回答一律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对于课外阅读,同学们万万不可忽视。
自读课本与教科书是相配套的。从编排上说,教科书每册六个单元,即六个专题;自读课本每册只是把这六个专题细化了,变成一二十个小专题。从内容上说,教科书的专题和选文是按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领域配置的;自读课本的小专题和选文,是从这三大领域中派生出来的。这些小专题与教科书相呼应,但远比教科书丰富。一句话,自读课本是教科书的延伸、扩展和深化。学习自读课本,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在课内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发展个性和特长。
自读课本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同学们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的作者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活动。这种传递不是单向的,同学们在阅读中对课文作出自己的阐释,于是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在“发现”作者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激发了自己潜在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阅读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发现”作者和自我的过程,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精神的过程,使自己个性和人格得到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同学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也是十分重要的。但这只是给同学们个体的阅读营造良性的语言环境,不能代替或削弱同学们个体的阅读。我们在每篇选文后边写的一些阅读提示,也只是参与营造同学们个体阅读的环境,以利于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阅读提示只起导读作用,或者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以减少同学们的阅读障碍;或者提示注意课文中最有价值、最精彩的部分。它的目的在于缩短同学们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同学们与作者对话的欲望,帮助同学们找到与作者对话的渠道和方式,最终还得同学们自己去阅读、欣赏、思考,与作者沟通心灵,并有自己的发现。自读课本的阅读,就是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读者与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