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诊断课正常X线表现2
呼吸系统(一) 概 述 肺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疾病的部位、形状、大小、密度。 肺部疾病的X线表现是其大体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的反映,并不能直接反映组织学的变化,诊断中要密切结合临床和其它辅助检查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另外一些很早期和很细微的病变,X线不一定能发现,必须配合其它方法才能客观判断。 ?第一节 正常X线表现 一、胸 廓 (一)骨性胸廓 1、肋骨 2、肩胛骨 3、锁骨 4、胸骨 5、胸椎 肋 骨 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上向内下走行,形成肋弓。 肋骨及肋间隙常被作为定位标志。 肋软骨钙化 肋 骨 先天变异较多, 有颈肋,叉状肋和勺状肋,肋骨联合。 颈 肋 叉 状 肋 肋 骨 联 合 肩 胛 骨 其内缘可与肺野外带重叠,勿误为胸膜增厚。 锁 骨 菱形韧带附着处形成菱形窝。 胸 骨 由胸骨柄、体、剑突构成。 胸 椎 ?一、胸 廓 (二)胸壁软组织 1、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2、胸大肌 3、乳房、乳头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 大 肌 乳房、乳头 二、气管、支气管 三、肺 肺野 肺叶、肺段和肺小叶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门 肺纹理 1、肺 野 横向分为上、中、下三野; 纵向等分为内、中、外三 带。 肋间隙:上一前肋的下缘,到下一前肋的下缘为一个肋间隙。 肺尖、锁骨下区 2、肺叶、肺段和肺小叶 2、肺叶、肺段和肺小叶 5、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 间隙及结构。 肺间质: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 间隔、小叶间隔和脏层胸 膜下由结缔组织组成的支 架和间隙。 6. 肺门(hilar) 肺门影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 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主要组成部分,尤以肺动脉为主。 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通常左侧肺门比右侧高1~2cm。左、右肺门均可分为上、下两部。 6、肺 门——正位 右侧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由右上肺静脉的下后干构成,下部主要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夹角,称肺门角。 左侧上部由左肺动脉弓及上肺静脉的分支构成,下部由左下肺动脉构成。 6、肺 门——侧位 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 “逗号”尾巴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 7、肺纹理 由肺血管、支气管和淋巴管等组成,自肺门区向肺野中、外带延伸构成由粗到细的枯枝状阴影。 观察肺纹理应注意其多少、粗细、分布及有无扭曲、变形和移位等改变。 四、纵 隔 正位两肺之间的高密度影,由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器官组成。除气管能分辨外,其它密度类似不易区别。 纵隔分区:九分法 两条横线划分上中下纵隔:自胸骨柄、体之交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连一横线;肺门下缘水平线。 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连线为前中纵隔的分界。 食管前壁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 影响纵隔形态的因素 婴幼儿 胸腺可致一侧或两侧增宽,呈帆形。 纵隔内病变或肺、胸膜改变可使纵隔增宽或移位。 正常纵隔的宽度受体位和呼吸的影响。 五、胸 膜 脏层和壁层,仅胸膜反折和叶间胸膜可显示 斜裂、水平裂 六、膈 分左右两叶。右侧较左侧高1~2cm,一般位于9~10后肋水平,相当于第六前肋。运动范围约1~3cm,深呼吸时可达3~6cm。呈圆顶状 正常变异 局限性膈膨升;右侧多,局部发育较薄弱所致。 波浪膈 肋骨前端附着点牵拉所致。 CT较普通X线检查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其原因在于: (1)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其密度分辨率比普通X线片大10倍以上,并能根据病变区的CT值; (2)CT可提供横断面解剖图像,无前后结构重叠,对显示病变的形态、部位、来源、比邻关系以及发展情况较好。 一、CT检查方法 普通扫描(平扫) 高分辨扫描(HRCT) 螺旋CT扫描 增强扫描 其他特殊成像:仿真内窥镜、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CTA) 普通CT扫描:右肺上叶肺癌 右上周围型肺癌 高分辨扫描 (HRCT) 右肺上叶低分化鳞癌(HRCT) 增强扫描 螺旋CT扫描 CT三维重建 右下叶胸膜下病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