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彤治疗损容性皮肤病
如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疏风、清热养阴、清热安神、清热渗湿、清热利湿、通腑泻热等,这些都是临床实践中陈老应用较多的方法。 常用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生地、赤芍、牡丹皮、生石膏、知母、白茅根、夏枯草、紫草、茜草、丹参、龙胆草、藿香、佩兰、薏苡仁、茯苓、猪苓、白术、白扁豆、金钱草、滑石、车前子、车前草、白鲜皮、地肤子、茵陈、扁蓄、瞿麦、生大黄等品。 总结、继承和发展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陈彤云老师作为当今国家级名老中医之一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其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高水平,是我们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将对我们今后的中医药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谢谢! 2004年4月5日四诊: 结节、囊肿基本消退,仅见色素沉着,无新疹发生。 临床痊愈。 本案取大黄黄连泻心汤之意,生大黄泻下攻积、泻火利水、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清化湿热; 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而质不燥,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清泄里热亦兼透散,最宜用于热在肺胃气分,二药清泻肺胃积热,荡涤肠胃,解毒泻火。 黄连大苦大寒而质燥,清热燥湿之力甚强,且兼解毒作用;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四药合用共奏清泻肺胃实热、解毒燥湿之功。 生栀子清热泻火;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入血分,此药在一派大苦大寒药中兼以顾护肺阴,充分体现了陈老在诊治疾病之中的整体观——驱邪不忘扶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 生牡蛎、夏枯草、贝母软坚散结; 茵陈、白英清热利湿; 丹参、赤芍凉血祛瘀。 陈老在此病的治疗中,除按中医辨证论治,清解肺胃实热为主外,还针对本病发病的特点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用药兼以解毒消散。 如茵陈、丹参、黄芩、连翘等中药既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的功效,又有现代证实的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因此达到了病证同治。 陈老喜用生大黄,取其清热泻火、通腑泻下、消脂导积之力,对肺胃积热者,用生大黄可使热毒下泄,开导有形之邪,还可深入血分、活血化瘀以散结消肿。 大黄又称将军,《本草纲目·卷十七·大黄》引李杲云:大黄“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 此药似救民于水火的将帅,可见其疗效之好。 宋代王怀隐编著的《太平圣惠方》中有很多含大黄的复方及单味大黄治病的方法,在中医药史上第一次提出不论阴黄或阳黄都可用单味大黄治疗。 宋代名医张之河提出了“养生当论全补,治病当论药攻、通下才可以补虚”的观点,并指出:“阴虚则补之以大黄、硝石……”。 清代名医叶天士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大黄的重要体征之一是“最紧要者莫过于验舌”,“或黄苔或如沉香色或灰黄色或中有断纹”者均可用大黄。 其认为“湿热病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是症,即可用大黄泻之”。 清代名医吴鞠通认为只要脉息沉数有力也可作为应用大黄的指征。 陈老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大黄治病的范围极为广泛: 首先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解疮疡热毒,攻毒尤有特效; 主下淤血,行气消胀; 下肠胃宿食,利肝胆之热; 止吐衄,化无形之痞满。 大黄是一味可使“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的要药”,为逐邪之要药。 上能止呕,下可止痢,可缓可峻,能温能清,泻下攻积泻火; 清化湿热利水; 并能活血化瘀、消脂散结。 陈老认为现代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衣食无忧,往往嗜食膏粱厚味,以致积滞实证、湿热、实火及热性之症居多。 故陈老每遇适症必用大黄以荡涤肠胃积热、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散结、清导湿热除脂。 病案3 宋×,男性,23岁。 初诊日期:1997年7月9日。 主诉:颜面反复起疹2年余,复发加重2个月。 查:面颈、前胸、后肩背部红色毛囊性丘疹,上有脓头,部分为囊肿、结节,颜面重度脂溢,局部毛孔粗大。 伴痒痛,口渴喜冷饮,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诊断:囊性痤疮 辨证:痰湿聚结,热毒蕴肤。 立法:祛痰除湿,软坚散结,佐以清热解毒。 方药: 夏枯草15g浙贝母15g炒山甲6g海藻10g, 双花15g, 连翘15g, 公英30g,土茯苓15g, 当归10g, 赤芍15g, 丹参15g,苦参15g, 生石膏30g,生军5g。 水煎服14剂 1997年7月23日二诊: 皮疹色暗红,脓头较多,囊肿结节,未见明显变化,颜面脂溢仍较重,皮疹疼痛略缓解、不痒,口臭口干症状减轻,大便2-3日一行,小便黄。 舌红,苔黄薄腻,脉滑。 上方去炒山甲、海藻,加皂刺6g,僵蚕6g消肿排脓散结。服药7剂。 1997年8月1日三诊: 皮疹较前缓解,脓头减少,囊肿结节部分变软,疼痛减轻,一般情况可,大便同前,小便正常。 舌红,苔白,脉滑。 上方去生石膏,加夏枯草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年《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含参考答案.docx
- 研学基地建设方案.docx VIP
- 紫光综合档案系统功能列表.docx VIP
- 23年云南省中考数学真题卷(后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软件测试要求.docx VIP
- 大连海事大学2021-2022年《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pdf VIP
- 可编辑公章模板PDF打印.pdf VIP
- 学前快读600字小文章.pdf VIP
- DGTJ08-2351-2021 城镇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砂滤池技术标准.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