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魂升天”再议:马王堆漆棺画与帛画匠心.doc
“引魂升天”再议:马王堆漆棺画与帛画匠心
汪悦进 (美国哈佛大学)
究竟是引魂升天还是导魂入阴? 这是两千多年前入葬的马王堆古墓最让现代人思索的问题。出土文物当然是寻求答案的最有力的物证。但沉默的器物并不会提出供词。全在今人怎么看和怎么说。问题的缘起似在其墓葬所揭示的不同空间。 简单说来:墓内棺椁边厢内置家居物品侍俑等实物,展示一稳定的日常起居实有空间。套棺漆画及非衣彩绘呈现一虚空间。一实一虚,由此形成对比:三维葬具似劝死者长留地下,二维绘画则引死者升天。墓葬设计究竟让死者何去何从?表面看似乎很矛盾。当然这仅仅是对问题实质的一种表面说法。类似问题早就不断被学者变换角度重新提出。 表述不一,但问题核心没变。通常流行的解释方法是借助传统的魂魄二元论:死后魂魄分离,魂升天,魄入地。 由此,二维绘事似乎依升天之魂而规划;三维葬具及椁内起居环境俨然为入地之魄而陈设。如此魂魄便按部就班,各得其所。矛盾似乎迎刃而解,问题似乎便不成为问题了。但并没有就此而能圆满解释套棺漆画及帛画所有内容。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漆棺彩绘与帛画是在丧葬背景下出现,丧葬仪式的大框架的意义自然显得重要。 学界先是将较多注意力放在生人举行的仪式中(如招魂入葬等)。后来逐渐开始对图像本身所具的象征仪式功用加以注意。 墓葬中的图像(诸如棺饰帛画等)其主要意义并非供生人观赏,而是被置于一 “长就幽冥则决绝, 闭圹之后不复发” 的暗无天日的环境中。 所以其意义并非对活人如何表意,而是自身在发挥其主动积极的象征性功用。生人在图绘中经营位置,借此希望画中安排的人物事件过程可以在冥冥中永无休止地延续下去,并发生效用。任何仪式, 无非是在于通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 “走过场” 来促使某一个体在短短时间内突发性地完成一个象征性的由此及彼的状态转换和过渡, 乃至激变。为让亡者死后有个好的结果,亲友后代可借丧葬仪式,如招魂之类象征性行为来帮助死者过这一生死大关。既然死是一变化过程,生人同样亦可以通过图像程序来帮助完成由此及彼的状态转换。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图像程序方可安排干预墓主的冥闲命运?
这里首先牵涉到的是西汉人对生死,人体,天地宇宙运作的的理解。对升天或入地的讨论首先要克服我们现代人的认知习惯所造成的障碍。我们常常用现代思维的习惯分类法来取代古人体验世界的方式。最突出的是误将天地与人体,墓内与墓外,客观与主体做绝对的二元划分。由此,天界便成了绝然的客观外在;人体便是绝对的自我内在存在。以此二元法来理解西汉墓葬显然行不通。当时流行的观念是太一生水,成阴阳,气聚成精,继生万物。个人躯体只不过是阴阳二气的活动场所。生与死并非单以生理机能的停止来界定,而更主要是理解为精气的聚合(生)与离散(死)。精气同为天地与人体存在的基本载体。由此,天地与人体的之间便变得不再那么绝对界限分明。
精气聚散既然决定人的生死, 那么要想让墓主“出死入生”也就变为可能,主要途径便是设法聚合死者的精气。 漆棺及帛画便是以此来苦心经营其画面。其主导思想是将死者当活人治,借鉴食气等养生方技来规划墓主死后出死入生的途径。这也就是马王堆三号墓的辟谷食气房中等方术帛简对身处冥界的墓主仍有意义的原因之一。这里要说明的是:并非生人一定是期望墓主在死后行辟谷食气房中(至少我们无法确知)。而是养生之术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如 “合阴阳”或“合气”等) 被认为是可导致所谓“出死入生” 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从生人角度出发,要干预墓主死后命运,力所能及的便是在墓葬中预先安排假设一些合阴阳二气的场景,期冀墓主由此能出死入生。马王堆一号墓漆棺彩绘及非衣帛画中所表现的场景,无不以此为转移。
漆棺纹饰与合气复苏
一号墓套棺(图),凡黑地漆棺,皆外黑内朱。第二层黑地彩绘棺至第三层便成了朱地彩绘棺。由外向内基本序列都是由阴到阳的转变。黑地彩绘棺头挡纹饰(图)颇有意味。墓主形象初次出现在底部,偻身遁入精气缭绕的冥界(图)。墓主的出场很快便为精气间踟蹰而行的鸾鸟所替代。一鸟曲颈向上,喙上呈一气泡。类似场景亦见于同棺足挡。这便是马王堆医书 《却谷食气》 中所说的 “呴吹” 或 《淮南子》中列举的“吹呴呼吸, 吐故内新”。 行吹呴呼吸,目的在于 “吐故内新”,有 “出死入生”的意义。在此出现,顺理成章。行气方法在西汉便以鸟兽百姿作科目: “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 棺绘中以 “鸟伸” 直接形拟,不难理解。况且鸟近天,为阳。以此思路度之,便不难揣度头挡中部和上部分别出现的鸱枭。鸱枭为夜间阳鸟。上下分置,当以下为日暮(“输阴”),上为凌晨(“朝霞”)。此二时(尤其凌晨)是食气时辰,即所谓 “暮息” 与 “朝息”。足挡中部鹿角神物(鹿角象征阳)张弓射击的与其说是鸟不如说是射击 “鸟伸” 吹呴而出的夜间阴气或 “宿气” (图)。回到头挡:按位置论,上为天/阳,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