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线虫动物
* 第六章 线虫动物门 线虫动物门是原腔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已知约有15000种,有人估计为50万种。线虫分布很广,自由生活种类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农田土壤中每平方米有线虫1000万条,重可达10g以上。植食性线虫以细菌、单细胞藻类、真菌、植物根及腐败有机物等为食;肉食性种类食原生动物、轮虫及其他线虫等。寄生线虫寄生在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危害较大。以蛔虫为例介绍线虫动物特征: 一、线虫动物门主要特征 (一)角质膜: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角质膜为上皮分泌形成,一般分为皮层、中层(基质)和基层(斜行纤维)3层;最内为基膜。角质膜有保护作用。 线虫角质膜结构模式图 (二)具有假体腔(原体腔) 线虫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又称皮肌囊)。线虫体壁围成的广阔空腔称为假体腔。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一个重要特征。 (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线虫为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前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为口和口腔及咽。大多数线虫的咽外有单细胞咽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为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分。 后肠亦为外胚层内陷形成,包括直肠和肛门。线虫的消化机能更完善,与消化循环腔相比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 (四)排泄器官: 排泄器官结构分为腺型和管型2种,是由外胚层形成 。属于原肾管。 自由生活种类的为腺型,由1~2个腺细胞构成,称为原肾细胞;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寄生线虫的排泄器官为管型,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略呈“H”型。 线虫的排泄系统 A—腺型;B—管型 (五)生殖系统:线虫为雌雄异体,且雌雄异形,雌雄交配,体内受精;少数营孤雌生殖。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神经环;与围咽神经相连的主要神经节有成对的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神经环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和腹神经最发达。 线虫的感官不发达,头端有头刺毛、唇乳突,为触觉器官;头感器可接受化学刺激。尾端有尾乳头、尾感器。寄生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 线虫的神经系统 二、人蛔虫的生活史 受精卵产出后, 发育成幼虫,幼虫脱皮1次,才成为感染性虫卵,此种卵对温度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之久。 感染性虫卵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经门静脉或胸管入心脏,再到肺中,在肺泡内脱皮2次,后沿气管至咽,经食道、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成虫。 成虫有迁移习性,可侵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病状。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