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工程复习汇总 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化工程复习汇总 文档

生化工程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专 业:生物技术专业 班 级:2009级 学 期:2011~2012第一学期 绪 论 第一节 生化工程的诞生与发展 一、概述 1.概念: 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全称是生物化学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是为生物技术服务的化学工程。 它是利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实验室所取得的生物技术成果加以开发,使之成为生物反应过程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化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2.研究内容(大体): 它应用工程学这一实践技术,以生物体细胞(包括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作为研究的主角、生物化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动态、定量、微观的角度,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生物(化学)工业的过程。 3.本质: 所以生化工程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化工程的任务就是要处理与生物学有关的工艺过程中的特殊性工程技术问题。 4.研究内容(具体): 生化工程技术包括生物反应器和传感器设计、生物反应的程序控制、产品分离精制技术等。 5.最终目标: 如何以较少的原料和能量,高效率地获得产物,以及如何将实验室中新发现的物质和过程迅速而经济地推向工业生产。 二、生化工程产生的原因 1.由于在实验室中获得的生物技术成果着重是在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获得突破,并证实其潜在应用价值; 2.又因在实验室所采用的是小型以至微型的设备,物料处理量很小,因而很难不经过工艺和工程开发而直接投入生产,也难以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 3.生物技术成果在实验室研究获得成功后,必须继以工艺和工程的开发; 4.生化工程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诞生。 四、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 1.传统生物技术:(1863年之前) 早期的发酵工业以厌氧发酵产品居多,如酒类(公元前4000年的夏朝)。厌氧发酵由于不大量供应氧气,染杂菌导致生产失败的机会较少,故而深层液体厌氧发酵早就有相当大的规模。 产品:酿酒、制醋、酱、酱油、泡菜、奶酪。 特点:地方性、经验性、偶然性 2. 巴斯德时期(1863—1940) 酿酒等的厌氧发酵的发展及少数的好氧发酵产品采用了深层液体发酵生产,如面包酵母,醋酸。前者因为酵母的比生长速率较高,后者因为醋酸生长导致发酵液中pH值降低,不易污染杂菌。 为何当时没有产生生化工程? 厌氧发酵及简单的好氧发酵采用一般的化学工程原理、方法和设备已能应付,尚不需解决更多的特殊的工程技术问题,也就是说,还不具备建立生化工程这一新学科的必要性和条件。 3 抗生素时期(1941—1960,近代生物技术产品开始出现于本世纪40年代) 1928年 Flenming(英国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40年由弗洛里Florey和钱恩Chain提取并经临床证实青霉素具有卓越疗效和低毒 1941年 英美合作开发青霉素 1943年 开发青霉素生产工艺成功 产品:抗生素等。 特点:二次代谢产物,分子结构复杂,纯种深层培养。 4 抗生素后时期(1961—1975) 最突出的50年代氨基酸发酵工业、60年代酶制剂工业的发展以及一些原来采用表面培养的产品都改用沉浸培养法进行生产。 特点: (1)产品类型多。(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反应等产品; (2)技术要求高,主要表现为生产工程要求在纯种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大多数属于好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 (3)规模巨大。(搅拌通气罐可大至500m3,该时期技术最高、规模最大的单细胞蛋白工厂的气升式发酵罐的容积已超过2000m3); (4)技术发展速度快,菌种的活力及性能获得了惊人的提高,以青霉素发酵的菌种为例,40余年来其活力提高了1500倍左右。 产品:氨基酸,酶制剂,单细胞蛋白(SCP),高果糖浆,细菌多糖(黄原胶),GASCHOL,废水生物处理。 5 现代生物技术时期(1975年以后) 1953年 美国华生Watson和科里克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为DNA的重组奠定了基础); 1969年 日本人发明细胞和酶的固定化技术。用于DL-氨基酸的拆分; 1974年 美国波伊尔Boyer和科恩Cohen首次在实验室实现基因转移; 1977年 美国波伊尔Boyer首先用基因操纵手段获得生长激素抑制基因的克隆; 1978年 吉尔勃脱Gilbert获得鼠胰岛素的克隆,几年后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生产出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人胰岛素 基因工程:按人的意志把外源(目标)基因(特定的DNA片段)在体外与载体DNA(质粒、噬菌体等)嵌合后导入宿主细胞,使之形成能复制和表达外源基因的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或重组体),通过这种重组体的培养可以“借腹怀胎”地获得所需的目标产品。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