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作者:刘新军,张振卿,郜青霞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患者盆腔疼痛和不孕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增多,其发病率也明显上升,高达15%~25%,而其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占30%~50%[1]。2001-2003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4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2003年在本院就诊,根据症状、盆腔检查、B超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均为已婚不孕症患者。年龄25~44岁,平均34.5岁,30岁以下19例,30~35岁23例,35岁以上6例。痛经者31例,非经期下腹部疼痛者6例,性交痛者11例。不孕时间:2~3年18例,gt;3~5年22例,gt;5年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第二次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拟定:①渐进性痛经;②经期少腹、腰骶部不适,进行性加剧;③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④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疼性结节;⑤附件粘连包块伴包膜结节感,输卵管通畅;⑥月经前后附件上述肿块有明显大小之变化。凡有以上①、②、③项之一和④、⑤、⑥项之一即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米非司酮口服治疗
经腹腔镜探查、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方式包括囊壁剥离、分离粘连、矫正扭曲的输卵管。患者于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天12.5 mg,连续3~6个月。
2.2 中药周期疗法
以补肾、祛瘀为主。先服用促卵泡汤以滋阴补肾、调养冲任。处方:何首乌、菟丝子各15 g,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山药、鹿角霜、陈皮、砂仁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 d。后服用补肾活血方。处方:菟丝子18 g,续断12 g,桑寄生15 g,淫羊藿9 g,三棱10 g,莪术10 g,当归10 g,丹参12 g,白芍15 g,香附12 g,穿山甲6 g,水蛭6 g。每日1剂,连用半个月,停药1周,重复上药。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3 中药保留灌肠
药方组成:大黄6 g,桃仁10 g,丹参30 g,三棱10 g,莪术10 g,延胡索15 g,香附10 g,昆布10 g,黄芪12 g,桂枝10 g。将上方煎至100 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连续5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1年内评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受孕;有效:症状减轻,排卵月经恢复,但未达3个月经周期者;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排卵恢复评定:基础体温呈双相,宫颈黏液检查出现羊齿植物状结晶或B超监测排卵为准。
3.2 结果
服药期间,患者全部闭经,临床症状消失,月经于停药后1个月左右恢复。随访6~12个月,28例痛经消失,4例非经期下腹部疼痛及8例性交痛缓解,其余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后1年内,妊娠29例,受孕率达60.4%;症状减轻,排卵月经恢复,但未达3个月经周期9例,无效6例,放弃治疗4例。
4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经期疼痛及不孕为主诉,随腹膜病灶范围和粘连的进展,月经期以外也会出现下腹痛、腰痛、性交痛和排便痛。临床应用内美通、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为理想,但因其价格及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特别是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是人工合成的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起到阻断孕酮、抑制卵巢功能,诱发闭经,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2-4]。
中医将此症归属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范畴。按照中医“肾主生殖”、“胞系于肾”的理论,辨证多属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证。补肾类药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调整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可促进卵泡发育,在补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排卵率,体现了“标本兼顾”。用药后基础体温的高温相明显提高,并持续稳定,痛经程度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药保留灌肠可起到疏经通络、畅通气机、镇痛消肿、促进包块消散吸收的作用。由于病灶在盆腔内,特别在子宫直肠凹陷、宫骶韧带、子宫后壁下段,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经直肠黏膜渗透吸收,既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又可使药力直达病灶,且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迅速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有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而中药补肾活血化瘀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认识编码 课件 黔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
- 漫漫自考路,悠悠自学情.doc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3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无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浙江专用)压轴题06 相似相关压轴题(教师版).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PSP版波斯王子启示游戏攻略.doc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