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折5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优4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SFH)是常见的一种儿童骨折,约占儿童四肢骨折的3 %~7 %,占肘部骨折的55 %~80 %,其中伸直型占98 %~99 %,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肘内翻及Volkmann挛缩畸形[1]。我们从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左侧16例,右侧38例;伸直型48例,屈曲型6例;尺偏型50例,桡偏型4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患儿仰卧位,无需麻醉或根据情况采用臂丛及血肿抽吸麻醉,一助手抓握上臂,另一助手握住前臂做对抗牵引,矫正重叠移位。若为伸直型,术者双手拇指顶住尺骨鹰嘴远端向前,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端向后,同时让助手屈曲肘关节90°左右即可复位;屈曲型骨折在矫正重叠、旋转及侧方移位与伸直型相同,矫正前后移位时,术者应双手拇指抵住肘窝向后推远端,余四指环抱骨折近端向前用力,同时在另一助手牵引下缓缓伸直肘关节即可。若为尺偏型骨折,术者拇指抵于骨折桡侧,其余四指分别环抱骨折远、近端,使前臂向桡侧伸展,以纠正肘内翻。复位满意后在X光机下证实位置理想,伸直型于屈肘90°固定,屈曲型于屈肘100~110°固定。固定时,选用夹板4块,夹板规格按骨折部位塑型。内外侧各1块,外板略长于内板。前后各用“L”形夹板1块,前侧短于后侧。伸直型骨折后侧板加梯形垫1个,远高近低;屈曲型骨折后侧梯形垫倒置安放。对于尺偏型骨折,内侧梯形垫最高处明显加宽,这样就有利于维持远折端稍向桡侧倾斜,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2.2 手术治疗
对于手法复位失败,或肱骨髁粉碎性骨折以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则采用手术治疗。取外侧切口,在直视下将骨折断端对位,复位后选用2.0 mm克氏针2枚,于外上髁与肱骨干呈45°经骨折线交叉到对侧骨皮质,再于尺侧内上髁处采取闭合穿针,注意勿损伤尺神经,经透视下证实位置理想,折弯针尾,留于皮外,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屈肘90°位外用石膏托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2]
优:肘伸屈受限10°以内,携带角减少5°以内。良:肘伸屈受限11~20°,携带角减少5~10°。可:肘伸屈受限21~30°,携带角减少11~15°。差:肘伸屈受限30°以上,携带角改变15°以上。
3.2 结果
优4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 %。
4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常见骨折,以伸直型最为多见,在解剖上,肱骨向下由圆柱形逐渐移行为三棱形,肱骨髁上又处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在儿童仅为一薄片,为应力弱点,故容易发生骨折。
4.1 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新鲜骨折应首先选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争取一次成功,最多不超过2次,因骨折整复对骨折断端本身就是一种损伤,复位时要先纠正侧方移位,再纠正前后移位。若手法复位失败,或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则应采取手术治疗。国外学者Daniel认为[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目标在于安全创造一个稳定的位置,避免远端的轴向旋转以及过屈或过伸,并防止术后畸形的发生。骨折远端的内旋是导致内翻畸形的主要因素,并且在冠状面内翻时一定会发生,所以骨折的固定一定要牢靠。但国内部分学者较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主要认为切开复位可能损伤肘关节的关节囊,影响功能恢复[4]。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少剥离骨膜,尽可能避免对骨骺和软骨的损伤。在内上髁经皮闭合交叉穿针时,应注意勿损伤尺神经,应触及肱骨内上髁最凸点向远侧、向前侧各移0.2 mm处作为穿针点。
4.2 对肘内翻的认识及预防
肘内翻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引发的最常见的并发症。肘内翻发生与肱骨髁部结构有关,肱骨内外髁附有前臂伸屈肌腱,当髁部骨折时,骨折远端因受牵拉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以逆时针旋转(即内旋)为主,加之髁部是冠状窝鹰嘴滑车所组成骨质偏薄呈鱼尾状的结构,断裂后难于稳定整复及固定,因此容易产生尺侧偏斜,造成尺偏及内旋的趋势[5]。因此,手法复位必须彻底纠正尺偏及尺嵌内旋。要熟练掌握祖国医学“正骨八法”,做到“手摸心会”。在复位前应仔细阅读X线光片,以了解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复位后在行夹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教材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1000HP钻机总结.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猜数游戏》PPT课件.pptx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