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①“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
(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总体较低。
(2)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风俗习惯: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概念阐释]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
[轻巧识记]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3.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给精神生活带来新的内涵,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材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教你读史]
“天津通商后”表明时代背景,“洋货成为必需品”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
[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教你读史]
关键词“国防绿”“海军蓝”表明服饰单一化,“色彩鲜艳、款式时髦”表明服饰多元化。
[提示] (2)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
(3)时代潮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思想观念。
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1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1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