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doc

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doc

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 2007年3月 第27卷第l期 语言研究 StudiesjnL矗n窑u踞eandL №.2007 ,27No.1 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 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 张振江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州510275) 摘要:早期中英接触的沟通语言经历了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向英语基础语言的转变. 1637年至1710年前后,双方主要依赖洋泾浜葡语沟通.从1710年前后开始,葡萄牙 语基础语言被英语基础语言替代.约当1740年后,主要是洋泾浜英语充当了中英沟通 的语言媒介. 关键词:中英接触;沟通语言;洋泾浜葡语;洋泾浜英语 中图分类号:H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63(2oo7)ol-ol15-08 一 引言 1637年,JohnWeddell率船抵达广东,标志着英国与中国接触的开始.至1856年英国 势力基本撤出JI.州,巾英双方主要在粤海关地区频密往来,我们称之为早期中英接触. 学者们已从许多角度对早期中英接触进行了研究,但语言方面的讨论迄今基本阙如. 而中英接触首先是语言接触,没有共同的沟通语言,其他的接触都很难完成.本文中,我 们根据中英文历史文献,讨论早期中英接触过程中的语言变迁. 二葡萄牙基础语言作为沟通媒介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葡萄牙语与汉语接触(以下简称为葡人,葡语),形成了洋泾浜 葡萄牙语(CantaoPortuguese,MacaoPortuguese,以下简称洋泾浜葡语).国外学术界通常 把葡萄牙语,洋泾浜葡语统称为葡语基础语言(Portuguese-basedlanguages),他们充任了 中英最早的沟通语言. 那时和现在的葡语区别不是非常大,但洋泾浜葡语却经历了从兴起到消=的变化.现 在已经不能确知洋泾浜葡语的具体情况,从一鳞半爪的历史记录来看,它与葡语相差极大. Williams根据自己的体验认为它是”葡语和汉语的大杂烩,它的用法和发音与真正的葡萄 牙语相差太大,以至于刚从里斯本来的葡萄牙人几乎连一句都听不懂”【J.其发明者难 以确认,亨特说它”无疑是中国人的发明,在英国人出现在广州很久之前”已经存在【Z. 其使用地起初是澳门,渐次通行于整个粤海关地区.它始终只是口头语言,但部分词语有 作者简介:张振江(1964.).男,安徽人,主要从事语言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1[作. ?l15? 相对固定的汉字表示法.例如: 洋泾浜书面形式葡语意义 ‘我呀Goa果阿 个患多虑govemdor总督 俚rei国王 明你是路ministro部长 印光任,张汝霖于1751.年着《澳门记略》,其中的《澳译》章收录了不少洋泾浜葡语 词语.《澳译》中指出,”西洋语虽侏离,然居中国久,华人与之习,多有能言其言者,故 可以华语译之.”可见当时澳门一带会葡语基础语言的华人不少.约l820年,谢清高的《海 录》问世.他是广东梅州人,早年在外国商船工作,3l岁后寄居澳门,靠经商,传译谋 生.’海录》也记录了部分洋泾浜葡语词语,如呷必丹(Capit~,上尉),布鲁叽士(Portugu6s, 葡萄牙人),油衣使(Juiz,法官)等. 外国人较多记录洋泾浜葡语的是S.w.Williams,他所编的一本词汇集中收有1~2oo条 之多.根据他的看法,这类词语部分有较为固定的汉字形式,部分则连用英文记音都很困 难.他举例描述了洋泾浜读音及与标准葡语读音的差别: 葡语意义洋泾浜葡语读音 lmperador皇帝in-pe-la-taw-1oo Agora新的a-ko-lap Genta男人yen-tik Casa房子kak.ta Carta信件/字母keebta Dentro在内部teen-too.1oo 这些资料对了解当时的洋泾浜葡语的语言特征极有作用. 英国人到达中国之后,首先采用葡语基础语言以与中国人沟通,这有深刻的理由.简 单地说,当时的中国人”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迟至1870年,王韬仍说国人 对”泰西之国政民情,th)ll风土,茫乎未有所闻”回.当时的清朝根本没打算同英国往来, 自然谈不上学习英语.I司期的英国人对汉语的了解也非常少,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出访 中国,全英国没有一个通中文的,被迫到意大利请两位攻读神学的中国学生当翻译.到了 鸦片战争时,英国仍只有小斯当东,马礼逊,米怜和马什曼等人程度不一地懂中文. 双方被迫求助于葡语基础语言这个已在中国通行的”国际语言”沟通,因此,早期”到 中国做生意的英国大商人先得懂葡萄牙语.1517年开始的一个多世纪中,到中国贸易的欧 洲商船都是葡萄牙人的,因而他们的语言文字成为了中国沿海贸易的某种通用语……1637 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英国人,除了’通过一’位只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就无法与中国人打 交道”[3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