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2课-科学思想与方法
类型之五 建立模型 [2015·泰安]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肥皂水呈碱性、食盐水呈中性、醋酸呈酸性,三种混合物的pH由大到小。 A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2-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4 B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在a点时,AgNO3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生成的Zn(NO3)2,溶质是3种;c点时Cu(NO3)2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Zn(NO3)2;b~c段是AgNO3全部参加反应完后Zn和Cu(NO3)2反应的过程,因此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沉淀;d点时Zn过量,因此加入稀盐酸会产生H2。 不理解科学方法的原理致错 [2015·南昌]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 【错解】 A 【错因分析】 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其核心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用于探究该条件对实验的影响。在物理中对比法又被称为控制变量法。由题目图片可知D选项没有用对比实验,没有控制食盐和水的质量相等。 【正解】 D 1.[2014·遵义]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 图2-5 C 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2.如图2-6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2-6 C A.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练出高分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练出高分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第2课时 科学思想与方法 1.控制变量法 科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 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3.归纳法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4.演绎法 所谓演绎法或称演绎推理是指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从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演绎法是认识“隐性”知识的方法。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 5.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推理方法。为了把要表达的科学问题说清楚,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 通过借助于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有相似性的对象的某些特征。 6.分类法 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归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 7.建立模型法 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科学问题和探讨科学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一个公式、一张图、一个表、一条化学方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数:1.3《截一个几何体》(19页).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数: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课时.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数学:5.4《应用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数学:5.6《应用一元一次方-追赶小明》课件(19页).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七上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与整理ppt复习课件(33页).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九上:1.3.《正方形的判定》ppt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九上:2.1.1《一元二次方程》ppt习题课(含答案).ppt
- 【北师大版】2016版七上:第3章《整式及其加减全章教学案(126页,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7年九上:3.1.1《用树状图表格求概率》ppt习题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17年九上:3.1.2《概率与戏的综合运用》ppt习题课件.ppt
-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28时-浮力.ppt
-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3课时-科学探究.ppt
-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2课时-运动和力.ppt
-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压力、压强》全章教学案(49页含答案).doc
-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ppt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4《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ppt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2.1《代入消元法》.ppt
-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轮复习:第15课时-水.ppt
- 【原创】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19ppt.ppt
-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1《运动和力》全章教学案(73页,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水果知识培训榴莲.pptx VIP
- 《无人机概论》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 EN10346:2015_连续热浸镀钢带产品交货技术条件中文版.pdf VIP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pdf VIP
-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星座状态监控平台.pdf VIP
- 东风螺粉状配合饲料 .pdf VIP
-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pptx VIP
- 2022版三甲评审资料 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方案(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