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政体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亚里士多德政体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 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班 级: 2004级(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5 月 31 日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一、引言 亚里士多德为之眷恋的雅典城邦在其生活的年代已经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在雅典内部,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工商业和农民破产。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尤其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城邦的阶级结构也向着两极变化:一端是家财万贯的大奴隶主,另一端是大量贫困破产的自由民,至于中间阶级,尚没有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成为主流的阶级实现城邦的稳定。恰恰相反,在既缺乏宽容性的雅典民主和物欲横流的公民心态的环境中,即使存在中间阶级也必然向着两极发展。两极分化的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加深和阶级斗争的频繁,这种斗争不仅表现为奴隶和破产自由民的暴动、起义,还包括大奴隶主通过各种方式篡夺政权,削弱原有的民主政体,代之以专制的寡头政治和僭主政治来满足私欲。雅典的政治民主不仅没有像原先设计的那样有利于城邦的秩序和稳定,实现城邦的正义和善业,反而成为野心家、阴谋家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合法工具。无政治中心的民主制,随波逐流的公民,雅典堕落的是民主制度,更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城邦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混乱。“人一旦毫无德行,就会成为最邪恶、最残暴的动物,就会比其他任何动物更易沉溺与淫欲和贪婪之中。”(((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似乎正是当时雅典城邦的写照。另一方面,雅典还要面临其他城邦的威胁,包括斯巴达、迦太基、马其顿等。不过,这种城邦间的斗争使得城邦间处于“战争状态”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以武力为后盾的对外殖民,除了对于财富的追求外,更是给紧张的内部矛盾减压。如果说雅典内部的民主是温和的,那么对外竭尽所能的贸易扩张、争夺,获取超额利润却是充满了血腥。正如中国那句古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在与斯巴达长达三十年的战争之后,希腊最有实力的两大城邦无一例外的衰落了。与他们的境况相反,北部的马其顿逐渐强大起来,伴随着亚里士多德的高足—亚历山大的帝国梦想,城邦的幕歌一步步向雅典人的自尊逼近,随着马其顿和希腊各城邦关系的确定,希腊的城邦沦为帝国的行政单元,曾经极盛一时的雅典也概莫能外,在这剧烈的变化中雅典城邦失去的不光是独立的地位,更是作为城邦公民的那份优越感,尽管亚历山大为了解除东征的后顾之忧,保留了城邦的形式,但敏感的希腊人仍然无法接受,毕竟城邦要求公民的参与而帝国只需臣民的服从。如果说在雅典民主制是在与王政、僭主、寡头的斗争中形成的,那么一个帝国的出现与其政治理念是不相容的,这也是包括雅典在内的希腊诸邦感到如此沮丧的一个原因。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体的论述中,足见其对政治现实的激烈反应,正如著名学者约翰·麦克里兰对亚里士多德的心里剖析一样:“他出身是一个国王的子民,侨居雅典,没有政治权利,因而高估公民权观念的价值;他来自希腊世界的边缘,因而突出希腊人与蛮人的区别;最后和一切渴望归属感的外来者一样,他高唱城邦优点,美化城邦缺陷”, (((他甚至以定义式的口气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那些“由于自己本性而非偶然因素脱离城邦的人,要么是位可怜的人,要么是一位超人”,这种人就像荷马指责的一样:“他无族,无火,又失去坛火”.(((亚里士多德的心态可见一斑,在他心目中因马其顿的征服而导致的城邦的没落是一种偶然,而并非出于城邦公民的本性,失去城邦的人也必然是可怜而无所依的,这本是用于外邦人的说词,当在自己城邦身上成为现实时,城邦公民感到的只是无尽的悲凉,这也就难怪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会如此消极的回避政治转而追求精神的清静。那么生不逢时的亚里士多德,这位继承了柏拉图衣钵的雅典政制的极力维护者,他对时代变迁带来的对城邦政治生活的冲击,表现的是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既充满热情,又冷静而不乏理性的反思,据说他写《政治学》时可谓奋笔疾书,从而后人对其文章体系提出诸多诟弊,甚至怀疑是否出自他本人之手,不过足见他在“故国不堪回首”的惆怅中得到精神上的矜持。亚里士多德高歌城邦至善,企图重塑业已堕落的城邦道德伦理体系和行将覆灭的城邦政治秩序,从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无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其政治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