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佚海外永乐大典中宋代文献考释论文13542.docVIP

久佚海外永乐大典中宋代文献考释论文1354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久佚海外永乐大典中宋代文献考释论文13542

久佚海外《永乐大典》中的宋代文献考释_论文_ 〔提要〕??流失海外文献的回归,给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久佚海外《永乐大典》17卷中的宋代文献进行了考释,论证了《傅岩老诗集》等一批罕见著录的宋人诗文集的久湮复出,逐篇考释了曾巩13篇佚文的内容、写作时间、作者宦历及其交游,对陈瓘等人的14首佚文也作了简要介绍。充分显示了《大典》的文献价值。本文还以《诗话总龟·咏茶门》为例,揭示了《大典》不失为校勘所资的宝山。对《大典》残本本身及其所包涵文献的研究,目前还相对滞后,亟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关键词〕《永乐大典》??宋代文献??考释 在纪念《永乐大典》始修六百周年之际,上海辞书出版社将流散海外已久的残本《大典》17卷影印出版,无疑是功德无量的学界盛事。笔者忝为特约责编,有幸先睹为快,今将其中收录的宋代文献略作考释。众所周知,《大典》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辑佚和校勘两个方面。也许,今后还会有《大典》新的佚卷被发现,但似乎再有这样十七卷的集中出版,其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从迄今已影印出版的813卷《大典》看,其保存的宋代文献数量最多,学术价值也极高。这次,久佚海外17卷《大典》(包括残卷)的回归及刊行,必将给文献学、唐宋元明史学、文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资料①。在考释中必然较多地涉及中华书局影印本《大典》,以下,《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简称为新出《大典》,中华书局影印本《永乐大典》简称为中华本《大典》。 一.关于九种宋人诗文集的考证 新出《大典》中不仅有为数可观的宋人佚诗文,还有前人从未涉及或虽有著录而又失考以及一些罕见流传的宋集,今特先为拈而出之。 (1)《傅岩老诗集》??新出《大典》卷8569收《傅岩老诗·平生》一首:“平生卧楼气,不为贫凋谢。剑光烛斗牛,绚烂发中夜。兴来足高歌,有酒任满把。青灯秋荧荧,酒酣舞灯下。”中华本《大典》卷3584则有《傅岩老诗·尊前》一首:“尊前唱彻竹枝歌,年去年来奈老何。风雨一帘春事晚,关河万里客愁多。星星发鬓羞明镜,冉冉光阴叹掷梭。翻忆少年强健日,酒酣把剑舞婆娑。”此乃迄今残本《大典》中幸存之二首傅诗,片羽吉光,弥足珍贵。这表明,宋人诗集又多了一种。《尊前》亦见《诗渊》册2页1343,《诗渊》各册还收录傅岩老《秋江》、《小窗》、《石台》、《杂诗》等佚诗9首,但却系作者于元人。傅氏今存佚诗凡11首。笔者尝检核关于元人的各种索引,未见有傅岩老其人。《诗渊》的编辑极为草率,误系作主朝代者,所在多有,疑此似亦误标宋人为元人。 今考曾协《云荘集》卷5《强公行状》载:强行父(1091~1157),字幼安。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曾祖冲,祖至,父浚明。年十五而父亡,则其父强浚明卒于崇宁四年(1105)。馆客傅崧卿(字子骏)极爱重之。政和六年(1116)强行父通判杭州时,年仅二十六岁。给事中傅墨卿出使高丽,取道钱塘时曾语其弟傅崧卿,对行父大加赞赏,期之甚殷。宣和二年(1120),强行父在通判宣州任,时方腊起义,宣守闻风而逃,强行父摄知州事,力保孤城不失。后“还乡里,造父友傅岩老。〔岩老〕迎劳曰:‘宣城之节甚高,行季有子也。’行季,父浚明字也。”这是宋代文献中关于傅岩老其人的唯一可信之实录。虽然,笔者仍无法确定岩老是名、字或号,但足证:其人乃北宋晚期人,与强至之子强浚明为友,而乃强行父之父执辈也。从傅崧卿、傅墨卿与强氏的亲密关系看,这傅岩老应是崧卿、墨卿之族人。且傅、强两家同为钱塘人。另外,黄仲元②《四如集》卷3《甥孙郭启翁智远字训》曰:“若夫傅岩老子启沃一事,余未敢遽言之高。”对傅岩老子字启沃颇不以为然。据此,似傅岩老有子,字启沃。 今考傅岩之来历,见于〔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0。谓商时虞、虢之间有傅氏居于岩旁,号为傅岩,高宗得说于此,命以为相。傅说遂成为与周公齐名的远古传说中启沃君心的著名政治家。又,宋人中陆佃之弟、陆游之六叔祖陆傅字岩老,南宋另有一人宋傅,亦字岩老,均用其典③。据陆游《家世旧闻》卷上又云:“六叔祖祠部平生喜作诗,日课一首,有故则追补之,至老不废。”且年届耄耋,其诗数量之多,可以想见,惜今存者,仅二联而已。有没有可能《大典》将陆傅:《岩老诗集》,脱误为《傅岩老诗集》呢?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因为在《大典》中,将人名、书名搞错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无法排除的可能性是,这傅岩老,是否即傅岩叟呢?今考《咸淳临安志》卷61《进士题名》记载:政和五年(1115)何??榜有傅岩叟其人,四库本《浙江通志》卷124称其为临安人④,上述傅岩老为钱塘人,籍贯不同,此其一。其二,强浚明为熙宁三年(1070)叶祖洽榜进士,崇宁元年(1102),已为讲议司宗室检讨官,三年三月,出为两浙路提刑,四年九月病卒于任所⑤。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