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股价反应看振兴建筑投资业措施成效.docVIP

以股价反应看振兴建筑投资业措施成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股价反应看振兴建筑投资业措施成效

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PAGE PAGE 545 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場次:2C-4 以股價反應看「振興建築投資業措施」的成效 姜堯民* 摘 要 政府於民國87年底提出「振興建築投資業措施」,企圖來挽救建商,及解除金融機構的危機。對於這些措施,社會大眾反應不一,主要是懷疑這些措施到底有無成效。有人認為這只是短期治標的方法,非是長期的治本之道;又有人認為政策中限定「新成屋」只是要救那些持有高餘屋的建設公司,對其他業者並無幫助。 藉由事件分析方法,來探討營建業的股價在此政策宣佈實施下的長短期表現,來看政府政策的成效。 我們發現政府此項措施只有非常短暫的治標效果,對於增進營建業長期績效並無幫助。又以觀察高成屋與低成屋比的樣本組間差異來看,政府如是要減緩高餘屋建設公司的財務危機,以防其倒閉的用心,是有達成。 壹、前言 由於建築業的不景氣,已經影響到金融的安定。政府於民國87年12月24日宣佈「振興建築投資業措施」,主要的內容是提撥新台幣1500億元的郵政儲蓄金轉存款,以年利率5.95%之優惠房貸供新成屋之民眾購屋。 自民國78年以來,房屋與不動產市場已經面臨了十年的不景氣。其中,中小型建商倒閉頻傳,連上市與上櫃的建商公司或是兼營建築業的公司,亦因營建業的不景氣而發生財務困境,嚴重地影響投資人的權益與市場的交易秩序。 87年12月24日的宣佈,主要是因應李登輝總統在前一日與建築業代表會面時所提出的承諾。但此一方案一被提出,卻遭社會輿論的轟擊,實在是大出官方的意料之外。 在87年12月30日晚,政府正式宣佈提撥1500億低利貸款的措施。政府官員不斷強調政府紓困營建業的必要性,以免重蹈日本因泡沫經濟崩潰。認為這項措施雖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這項作法能成為催化劑,期待藉由先促銷7萬戶的餘屋,以活絡國內房地產市場。學者認為這些手段只是短期治標,要救房市,必須從整個房地產制度著手(註1)(註2)。同時,華昌宜教授認為應從改革土地稅制著手(註3)。但相對的也有學者及業者持肯定的看法。如不動產市場專家蔡為民(註4),支持行政院的紓困方案。他說:「我體認時機,就算建商是十惡不赦之徒,在這節骨眼也要先救人再說,」他警告,「如果再不對建商伸出援手,房市崩盤,我們就要步上日本的後塵。」 12月30日晚宣佈的方案只限定「新成屋」,造成爭議。有業者認為,只限定新成屋,勢必影響預售屋及中古屋的市場(註5),對預售屋及中古屋市場造成排擠作用。而消費者更認為此舉會影響到房價下跌的趨勢,只是圖利建商。政府應該引導房價下跌來促進需求,而不是在利息上做補貼。88年1月4日,政府因應輿論,做了修正,改提撥1500億中的300億做首次購屋貸款用,不限於新成屋。但仍不為社會大眾接受,更引起了已沉寂十年的無殼蝸牛運動再整合。 88年1月11日,正式開始接受申貸。由於金額有限及各行庫配額有限,上路第一天,就有多家銀行宣稱額度不夠用。 然而,建商究竟有沒有在政府所謂的強力利多政策下獲得好處呢?這是一個實證的議題。自民國87年起,許多上市上櫃的營建股股票價格連續下跌,營建業股價大跌超過六成,甚至許多公司股價已經跌破面額與淨值;許多家的財務狀況確實可慮。因此,政府宣佈「振興建築投資業措施」,是否真能幫助營建業度過難關,而能進而提昇股價,實有待進一步地進行實證。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藉由事件分析法來探討當政府宣佈「振興建築投資事業措施」後,股票市場對這一事件的反映。 「建築投資事業措施」的實行有兩個可能的目的。(一)治本:提振建築業的業績,使其消化餘屋,並進而減輕金融機構的壓力。但有學者專家認為這個方案只能消化新成屋6、7萬戶,對建築業的實質幫助不大。而認為這個方案的主要是在(二)治標:是為增強社會大眾的信心;也就是要發射一個政府有心救建築業者的信心。這些目標表現在股市上,應該有能對建築類股較高股價的預期。如是治標而已,則此事件會有短期的效果,也就是說在短期會有超常報酬存在;如是治本,則在長期也會有超常報酬存在。 整個政策主要是著重在「新成屋」市場;讓人感覺到,政府是在救那些餘屋高的建商。業者也表示,這些措施對預售屋市場及中古屋市場反而是傷害。政策宣佈後,預售屋市場,看的人氣有,但購屋者在得知無法取得5.95%優惠下,買氣差,業主只好自行補貼。對中古屋業者而言,本來的旺季,一下子變淡季,大家都去找建商買成屋,而不找仲介商買中古屋。 因此在事件分析中,我們將再分析政府措施是否真正對擁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