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断热型材的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断热型材的计算 ??????? 断热型材是按照组合截面计算抗弯刚度还是按叠和截面计算抗弯刚度。按组合截面计算就是用布尔运算将截面相加,按叠和截面计算就是简单的将两部分截面抗弯刚度数学相加。也就是能否考虑中间隔热材料的抗剪能力。 对于此问题,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隔热型材的惯性矩是视 其长度来确定,需要检测才能出结果的,因为涉及到每家型材 厂生产工艺的不同其值也不相同,我先贴一个计算的过程上来吧,参考 B 3 计算示例 通过计算可得: A1 = 2.55cm2? ?? ?I1= 4.7162 cm4? ?? ? 1 = 1.39 cm A2 = 1.58cm2? ?? ?I2 = 0.1584 cm4? ?? ? 2 = 1.87 cm ??= 70000N/ mm2? ???= 150 cm? ?? ?? ?c = 80 N/ mm2 Is = I1+I2+ A1 12 + A2 22??= 4.7162+0.1584+2.55×1.392 +1.58×1.872 = 15.33 cm4 ??=(A1 12 + A2 22 )/ Is =(2.55×1.392 +1.58×1.872)/15.33 = 0.682 ??= 82.21 C = λ2/(π2+λ2)= 82.21 /(3.142+82.21) = 0.8928 Ief = Is?(1-??)/ ( 1-???C ) = 15.33×(1-0.682)/(1-0.682×0.8928) = 12.46 cm4 这个计算值比隔热条按铝材来算小了3cm4左右,上述按长度为1500来计算,但按2000mm以上来计算, 其截面特性基本同隔热条按铝材来计算,但上述隔热条是尼龙66的,PVC当然也就不同了 ? 三.型材强度(复合惯性矩) ??????? 对于隔热铝材能否作为主承重载体而用于大型和高层建筑用窗或幕墙的关键之一,是隔热铝材的强度(或复合惯性矩)能否达到设计方的规定。那么,注胶式隔热铝材、穿条式隔热铝材与普通铝材的强度是否相等呢?我们对此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我们参考了欧盟的相关标准(prEN 14024:2000《隔热金属型材性能要求和测试试验》)和美国的相关标准(AAMA TIR A8:2004《隔热建筑铝合金型材结构性能与分析》)。为了可以公平性的考量隔热铝材的强度差异,在这里我们采用了欧盟prEN 14024:2000标准作为计算分析的理论依据。以下为该标准的部分原文翻译: 隔热型材的有效惯性矩计算方法 B.1 隔热型材的挠度可以通过常用挠度公式计算出来,但是要考虑金属型材弹性结合的组合惯性矩。 B.2 有效惯性矩计算公式为: Ief = Is?( 1-? ?)/ ( 1-??? C )???? (1) 其中:Is = I1+ I2 + A1??12 +A2? ?22?(2) = (A1??12 + A2? ?22 )/ Is? ?? ?? (3) C = λ2/(π2+λ2 )? ?? ?? ?? ?? ?????(4) ? ?? ?? ?? ?? ?? ?? ?? ?? ?? ?? ?? ?? ?(5) 式中:? ???Ief??— 有效惯性矩(单位为cm4); Is —??刚性惯性矩(单位为cm4); ??—??刚性惯性矩的组合参数; C??—??弹性结合作用参数; λ —??几何形状参数; ??—??梁的跨度(单位为cm); c??—??隔热材料的弹性常数或组合弹性值(单位为N/mm2); ? ?—??铝合金弹性模量(单位为N/mm2); A1 —??A1区的截面积(单位为cm2); A2 —??A2区的截面积(单位为cm2); 1 —??A1区形心到隔热型材形心的距离(单位为cm)。 2 —??A2区形心到隔热型材形心的距离(单位为cm); I1 —??A1区型材惯性矩(单位为cm4); I2 —??A2区型材惯性矩(单位为cm4)。 注:1) 因为λ取决于梁的跨度,所以有效惯性矩是跨度的函数。对于大的跨度,其值 则接近刚性值。 2) C的公式对于正弦形荷载是严格有效的,而对于不变载荷以及三角形载荷也 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B.3 计算示例: 如右图中所示: ? ? 面积A1=253.7mm2 ? ?? ?? ?A2=336.3mm2 形心距a1=27.3mm a2=25.2mm? ?? ?? ?? ?? ?? ??? a=52.5mm 惯性矩I1=12570.2 mm4 I2=114422.0 mm4 ? ? 则IS=I1+I2+A1a12+A2a22 =12570.2+114422.0+253.7×27.32+336.3×25.22=529636.2 mm4 υ=(A1a12+A2a22)/IS =(253.7×27.32+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