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章 中药产地、.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中药产地、

第七章 中药产地、采集与加工 一、中药的产地 中药来源:植物 动物 矿物。药物的生长和形成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中药材的产量以及质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中药的产地 。 道地药材: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药材。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 浙八味——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胡索、郁金 二、中药的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药材中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 全草类 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叶类 通常在花蕾将开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采收。 花类 多在花盛开时进行采收,可分批次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在果实成熟时或将成熟时采摘。 根和根茎类 一般与秋末或春初,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质量均佳的时节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 树皮,一般于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营养丰富,质量好,且树皮易于剥离的时节采收。根皮,常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收。 二、中药的采收 2 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药材品种不同,采集时间各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全蝎、蜈蚣、地龙——夏末秋初捕捉。 桑螵蛸——三月中旬采集。 鹿茸——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会角化。 3 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矿物类药材可随时采集 三 药材的贮藏与保管 1 防霉 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的表面上;在适当温度、湿度及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 防霉措施: 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 药材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三 药材的贮藏与保管 2 防虫 药材害虫的发育和蔓延与下列因素相关: 库内的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药材的成分 含水量 虫害的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方法:太阳曝晒、烘烤、低温冷藏、密封法。 化学防治方法:磷化铝熏蒸法;低毒高效的新杀虫剂 药材同处存放:陈皮与高良姜同放,泽泻与丹皮存一处 三 药材的贮藏与保管 3 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变色酶引起的变色: 酚羟基,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 泛油 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等; 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 冷藏 避光保存 * * 产地、采收与贮存 产地、采收与贮存 产地、采收与贮存 产地、采收与贮存 产地、采收与贮存 产地、采收与贮存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