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3讲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docVIP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3讲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3讲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第33讲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点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见学生用书P170) 1.背景 (1)内忧 ①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农民可以高价赎买份地,并承担临时义务。 (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5.评价 (1)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 6.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方面使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考点二 日本明治维新 (见学生用书P170) 1.历史背景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德川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①“废藩置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2)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教生活:倡导“文明开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 (4)军事:建立近代化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为亚洲近邻国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考点三 戊戌变法 (见学生用书P171) 1.变法背景 (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①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②康梁维新思想 主要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宣传方式: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2.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措施,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 ①政治内容:准许臣民上书言事;改革旧制;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②经济内容: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③文教内容: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准许民间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军事内容:精炼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3.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