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总结)
3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数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总结) 课 程 名 称: 高等数学(下) 专 业 班 级: 成 员 组 成 联 系 方 式: 2012年5月18日摘要:在学习数项级数的时候,对于单一的方法所出的例题,大家都知道用何种方法去解决。但是等到所有的方法学完之后,再给出题目,大家似乎一头雾水,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有些同学甚至挨个拭每一种方法,虽然也可行。但是对于同一个级数,用不同的方法判断敛散性的难易程度不同,如果选用合适的方式,可以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悬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得出的结果还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判断敛散性的方法,了解它们的特性,才能更好地运用它们。关键词:数项级数,敛散性,判断,方法。英文题目Abstract:Single out examples to learn a number of series, we all know which way to go. But wait until all of the methods after completing their studies are given topics, everyone seems confused and do not know what kind of way. Some students even one by one swab of each method, although it is also feasible. But for one serie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f the appropriate choice of the way to a multiplier effect, but if the hanging has chosen the wrong way, may have spent nine cattle tigers after the power, the result is wrong. So we need to sum ??up to determine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nd to underst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m.Key words:A number of series,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judgment. 引言:以下介绍书中所提到的判断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定理,并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总结出判断敛散性的一般思维过程。以下介绍相关定义及定理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定义:无穷多常数项累加求和常见的几类重要的常数项级数正项级数:级数中所有项均大于等于零。交错级数:级数中的项正负相间的级数。等比级数调和级数P--级数在以下的判别中这几类级数将会有重要的运用二、相关定理定理一:如果,则可判断该级数一定不收敛。定理二、等比级数判别法: 当时,级数收敛; (2)当时,级数发散 定理三、级数判别法: (1)当时,级数发散 (2)当时,级数收敛 注:调和级数是特出的p级数,这时p=1。定理四、设与是两个正项级数,若 当且级数收敛时,级数也收敛; 当且级数发散时,级数也发散;定理五、(极限形式)若为正项级数,且则 (1)当时,级数也收敛; (2)当时,或时,级数发散; 注:当时,)比式判别法不能对级数的敛散性作出判断,因为它可能是收敛的,也可能是发散的.例如,级数与,它们的比式极限都是 但是收敛的,而是发散的. 注:对于定理四和定理五当判断一个级数的敛散性时,需要构造一个级数,这个构造的过程就要求我们对一些常用的有特殊性质的级数有所了解。例如:调和级数,等比级数,p级数。比较法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构造新级数,所以比较麻烦。以下介绍一种方法用于自身比较。定理六、(极限形式)若为正项级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利普变频器HLP-C102系列产品说明书 操作手册.pdf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弱电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初一数学下期考试题.doc VIP
- plc交通灯梯形图.doc VIP
- 《细胞生物学》——细胞6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雨课堂10-11.ppt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1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GB50093-201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doc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1单元4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