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鳗鲡的养殖
中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 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3000多家,养殖面积约1万公顷,年实际产量约12万吨-13万吨,占世界的2/3左右; 烤鳗加工企业50多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鳗鲡饲料加工企业约50家,生产能力约30万吨; 从事鳗苗捕捞、养殖、饲料、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20多万人; 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9亿美元,是单项出口创汇额最高的农产品之一。 鳗鲡(Anguilla japonica)俗称河鳗、日本鳗鲡、白鳝等,分布于太平洋西部的沿海诸国。是我国淡水名特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 鳗鲡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有“水中人参”之称。 近年来,我国还引进了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一、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 蛇形,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眼小,口大;鳞细小埋于皮内,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 二、生活习性 1、水温 温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水温10-30℃,最适24-30℃; 春季水温升至12℃开始摄食; 冬季水温降至10℃停止摄食; 38℃是致死高温; 日温差大于3℃引起摄食失常。 2、溶氧 溶氧量3-5mg/L时适合鳗鲡生活;低于0.7mg/L开始浮头,0.15mg/L窒息死亡; 皮肤—特殊的辅助呼吸器官。 有趋光性、趋流性、聚群性,喜顶水逆游。 3、pH值、盐度 pH值为7.0-7.5时,最适宜鳗鲡生长; 广盐,可在盐度为0-30的水中生活; 4、食性 肉食性; 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水蚤、水蚯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及有机碎屑; 5克时开始捕食小鱼、小虾,吃各类动物尸体。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三、鳗鲡的生长 体重100g以下,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100-250g,生长较平缓; 250g以上,进入缓慢生长阶段。 野生的4年达上市规格; 池塘养殖为2年; 温流水养殖1年多。 四、繁殖习性与鳗苗分布 1、生殖洄游 降海洄游繁殖; 雄鳗淡水中长到2-3龄,雌鳗长到3-4龄,秋季开始游向海洋;深海产卵,由柳叶鳗变态发育成白仔鳗苗; 冬末春初,白仔鳗溯河洄游,进入江河湖泊生长育肥。 2、鳗苗分布 南起北部湾,北至鸭绿江口。 3、发育阶段 仔鳗:受精卵在海水中孵化; 柳叶鳗:随海浪漂流; 白仔鳗:柳叶鳗变态回到河口,白色透明; 黑仔鳗:白仔鳗从0.1g养成到2-3g,需要30-50d。 成鳗:江河湖泊中生长。 五、鳗苗的捕捞与运输 1、鳗苗的捕捞 进行捕捞生产的主要有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诸市。产量以江苏省最高。 捕捞的时间:从南至北为1月-5月。 2、鳗苗的暂养 面积:几十m2至200m2,水深0.3-1.5m。 3、鳗苗的运输 (1)木箱运输 4、鳗苗区别 六、鳗鲡养殖 (一)鳗池的建造 1、建造鳗池的条件 一般年产60吨的成鳗,需80公斤鳗苗,则温室池面积为80×8.25=600m2,露天池为2公顷。 (二)苗种培育 一是将体重0.1克左右的白仔鳗养至2—3克的黑仔鳗;二是将黑仔鳗养成50克的幼鳗。 3、培育管理 (1)淡化 白仔鳗入池24h后开始退盐,第二天换水量30%-50%,3-4d将盐分退尽; 放苗24h后,每6h提高水温0.5℃,2d后每隔4h升温0.5℃,直到27-28℃。 (2)排污或吸污 投饵后2-3h后进行,每天2-3次。 (3)换水 日换水量120%-150%,每天换水2-3次。 (4)防病 (二)黑仔鳗培育 1、分级饲养 15-20天进行一次。 注意:分养前要停食 一级池和二级池中体重1克以下的分养前一天下午停食, 分养规格较大的鳗种要停食1天。 2、水质调控和疾病预防 3、水质管理开动增氧机;定期更换新水;培育微囊藻等。 2、投喂 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5%,碳水化合物20-25%,脂肪为5%,在投喂前再添加5-8%。 日投喂率2-3%,1小时内吃完为宜,每天投2次。 七、疾病防治 (一)鳗红鳍病 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新,喂食均匀。 2、发病池可用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后,再用甲氧苄氨嘧啶(THP)+磺胺嘧啶(SD)合剂(1:5)(每吨鳗用50-60克)混饲投喂。 (二)鳗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福建爱德华氏菌(E.fujianensis) 症状:本病主要分为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 也有肝肾混合型。 肝脏型: 病鱼的前腹部肿大,充血,腹壁肌肉坏死而致体表软化,严重时,坏死部位穿孔,可见肝脏,剖腹观察,肝脏明显肿大,有1个到数个不等的溃疡病灶; 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