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上学期徐州市王杰中学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范围:高考各项专题知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王瑞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曹雪芹以前,没有人做过自叙传性质的小说。曹雪芹虽然勇敢地创始了,却也不敢 ▲ 说是自叙;所以他在第一回中吞吐含糊 ▲ 了空空道人和“石头”上的故事。因为他的第一回语意吞吐含糊,而中国向来又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于是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 ▲ 地用心思:或谓此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或谓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或谓此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A. 明目张胆  假托  含沙射影 B. 彰明较著  假托  转弯抹角C. 彰明较著  假借  转弯抹角 D. 明目张胆  假借  含沙射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 各级党组织只有当好选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C.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烟雾污染日趋严重,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D. 如何吸收西方绘画中的营养,使中国画既具有科学性又更具有人文精神,是中国画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苏轼生活在党争酷烈的北宋中后叶,一再因文字受累,因群小告讦遭祸,动辄得咎,进退失据,其生存环境之凶险,实非常人所能想象。对于自己历尽坎坷之由,苏轼曾有过冷静的反思。 。 。 。 。 。 。①苏轼深爱陶渊明《饮酒》一诗,称“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②于是,“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便成了苏轼的最终选择③所谓“不谋而合”者,即世人皆与世推移,而自身与世俗并不谐合④因此,不愿违背自己心愿的苏轼,“吾驾不可回”,其人格理想不可逆转⑤正是这种勇气与品格,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灾难⑥苏轼乃性情中人,“性不忍事”的坦率性格因其人格的自觉而无可更改A. ③①④⑥⑤② B. ③①⑥④②⑤C. ⑥①③④②⑤D. ⑥④①③⑤②4.下面这首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原诗画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夏日西斋书事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门巷深深过客稀 C. 小院地偏人不到 D. 寒气偏归我一家5.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时间先后排列,平旦、晡时、日中、是入、人定B. 官职被贬用词:左迁、谪、除、去、黜、乞骸骨C. 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麾下、丈人、先考、夫子D. 乘兴考试等级从低到高: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选自《何翰林集》)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讽余南归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