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兴元矿业有限公司.docVIP

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兴元矿业有限公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兴元矿业有限公司

PAGE \* MERGEFORMAT - 1 -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兴元矿业有限公司南三首采工作面下井体验财务部 田云涛2009年11月26日,是我在煤矿上班的1200多个日子里最难忘的一天,我生在煤矿,长在煤矿,在煤矿上学,现在又回来建设煤矿,但是在煤矿上班已经三年多了却没有见过井下是什么样子。今天为庆祝我矿的重点工程南三工程首采面贯通,单位组织我们下井体验生活,参观我矿目前最远、最难达到的回采工作面南三。早晨八点,我和同事王雷一起来到干部澡堂,换上厚重的工作服,带上沉重的矿帽,我们8男6女在工会贡主席和安检部一名同志的带领下,领取了沉甸甸的头灯和自救器,全副武装。在贡主席简短的训话后,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走进罐笼,我站在罐笼底部的铁轨上,背靠在罐笼壁上,手不自觉的紧握着两边的扶手,听见信号铃声响起,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手已经感觉不到铁扶手的冰凉。罐笼开始下降,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耳朵也难受起来,已经听不清罐笼下降的噪音,眼睛也只能看见头灯照出去的光亮,不到一分钟我们便来到六百多米深的井底。走出罐笼,我们跟随安检部的同志沿大巷向工作面前进,由于井下通风需要,大巷的风很大,也很凉,灯光、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安全防爆水槽、各种纷乱的声响,脚下是几条错综有序的铁轨,醒目的安全警示语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前往的地下深处可不是什么旅游圣地,而是世界上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地点,安全第一,在相对好走的大巷中我们已经有人开始碰头了。走了大概有两公里远,我们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拐进了运输小巷,这真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已经没有了顶板的照明灯,此刻只能靠被誉为矿工眼睛的头灯观察,风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上坡下坡的道路也多了起来,工钢支护的巷道映入我们眼前,狭窄道路的旁边是运输煤炭的皮带,见到了听说已久的减速机、防爆开关、防爆电机、液力联轴器。趴着通过一个简单的架桥到达运输皮带的另一边,接着又通过两个风门,我们正式踏上了通往南三的征程。巷道里的风已经越来越小,我们也越来越热了,没有下井经验的我们还穿着绒衣绒裤,现在都已近被汗水浸湿了,道路已经变的艰难了许多,顶板也已经变成了一段锚网支护,我们艰难的前进,高度紧张的注意着自己的脚下和头顶,稍不注意就会摔倒或碰头,以至于根本无暇顾及脸上的汗水流入眼睛,我想我们手抬工钢的矿工兄弟们就更是艰难的前行了吧!短暂的休息时间,我们都脱掉了身上的绒衣,我们一手拿绒衣一手拿头灯,继续前行,只记得巷道时高时低,脚下除了上几个高的台阶还算好走,有很长一段巷道,我们只能弯腰行走,还不时的传来碰头的声音,在前行了大约1公里后,我们终于征服了通往南三的所有皮带运输巷道,传说中第一个45度角的大坡。又是片刻的休息,真想伸伸腰,接着就是磕碰头盔的声音,这短短的1公里,我们在磕碰中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接下来是通往南三工作面的第二段斜坡,我们已经渐渐习惯了井底的热气,也渐渐习惯了湿漉漉的衣服,最艰难的路程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这段路中间是刮板输送机连成的,两边是散落的煤块和碎石子,有的已经掩埋住中间的溜槽,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如果不小心踩在溜槽上,是肯定会摔跟头的,而且有很长一段距离巷高只有1米5左右,脚下已经很是难走了,还得长时间弯着腰。途中我们还经过了一滩水坑,只能沿着边用手扒着两边的工钢通过,有位同事不小心踩下去,污水直接没过了高腰水鞋,如果让我们抬上工钢,后果可想而知了。我们走走停停,数着巷道中央的刮板输送机,在技术人员的鼓励下,我们终于数到了第九台,到达了南三首采工作面,此时我们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大部分人已经坐地休息。首采工作面还没有正式生产,眼前是两排笔直的液压单体和整齐的工钢顶棚,可想而知我们的矿工兄弟就是通过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考肩扛、用手抬,把一根根单体、一条条工钢运到工作面的,他们只能低头看路,弯腰行走,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要辛苦呀!靠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耐心,向前一米米的掘进,支护好一架架顶棚,完成矿井的重点工程,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化建设。我们历时两个多小时才走到工作面,而且一个个已是精疲力尽,而我们的矿工兄弟要比我们快一倍的速度赶往交班,还要紧接着从事长达8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经过技术人员简单的讲解和自己亲临现场体会,我虽然没有看见采煤的完整过程,但是已经感觉到矿工们工作不仅辛苦还非常的危险。回去的道路我们走的是工作面的另一端回风巷,虽然是一路下坡,同样是艰难险阻,路面依旧是深一脚浅一脚,加上下坡速度快,一不小心就会坐倒在地。同事们步伐飞快,不知道是下坡的原因还是迫不及待的想回到井上,我们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井筒罐笼处,罐笼同样飞快的上升,随着缓慢减速,一点点亮光映入眼帘,我们又回到了地面,此时发现工作服已经变成了两种颜色,深色的地方是被汗水浸湿的,还是地面上好。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要养成良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