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2册知识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学习主题 第一节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1 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2 明朝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 (1)、 废除了丞相制和中书省,在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朝廷的军政大权; (2)、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决策; (3)、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 3 清朝的建立:1616年,努而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统一全国。 4 清朝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1)清沿袭了明朝内阁的政治制度; (2)设立军机处。 5 八股取士的影响: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使知识分子成为不讲究实际、没有个人见解、毫无创造精神的顺从皇帝的奴仆,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文字狱的危害: 一、文字狱的残酷,使无数无辜之人死于冤狱; 二、文字狱对我国文化发展的阻碍。 三、文字狱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P65课后题答案: (1)“焚书”是指秦始皇焚毁一切不利于他统治的书籍。“咸阳之郊所坑者”是指秦始皇活埋反对他的儒生和方士。 (2)是正确的。因为八股取士钳制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狭隘的排他的学习内容和程式化的文章风格,严重的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意识的改造和进步,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考试时以朱熹的著作为主要内容,把纷繁的社会现象及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窒息了人们的思想;封建统治者通过八股取士向臣民撒下了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之下,知识分子成为了顺从皇帝的奴仆和工具。 第二课 明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 郑和下西洋首次出发的时间:1405年; 出发地点: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境内); 最远到达的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3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交流,为南洋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贡献,郑和不愧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但是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它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4 、南洋指:现在的东南亚一带,是西洋的一部分。 我国人民到南洋居住,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开发,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指南针、造船技术的进步条件,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贡献。东南亚的繁荣离不开华侨的辛勤劳动和贡献,也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影响。 5 、16世纪末来到中国,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贡献的传教士哪些? 利马窦、汤若望 P67“议议”(为什么说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特点是: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航程最远、次数最多、访问的国家最多、影响深远等等。 P68“读读” 表现了郑和对惊涛骇浪的藐视,我们要学习他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P69“说说”(华侨对南洋开发的主要贡献) 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从事商业活动,为东南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P69“说说”(西方传教士东来的主要影响) 对中国 :先进的天文历史知识的传入,使我国天文学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数学、地理等知识的传入,增强了新的知识,拓宽了国人的视野。 对西方: 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传到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世纪至18世纪,如欧洲兴起了学习中国的热潮。 第三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战争 1、 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浙江台州。 P71“想想”(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 一、是倭寇的活动和危害,如破坏生产力、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侵犯了我国的领海主权。 二、是我国那时正处在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 P71“读读”(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了戚继光不求封官晋爵的意思和扫平倭寇的坚强决心,感受戚继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P72“说说”(台州之战的意义) 大涨人民的志气,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倭寇的危害,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了祖国的领海主权,巩固了海防;为彻底扫荡倭寇奠定了基础。 P72“议议”(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戚继光个人的决心和才干;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研究出倭寇作战的弱点,知己知彼;有其他地方军队的配合等。 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1662年。 3、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登陆台湾。第二阶段是赤嵌城之战。第三阶段是围攻台湾城。 P74“说说”(郑成功在台湾城与荷兰较量的情况) 这一战是在赤嵌城被攻破以后的又一次战斗;这里地势险要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