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肝胆与脾脏核医学
* * 肝胆与脾脏 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放射性胶体肝静态显像 肝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 肝胆显像 第一节 肝胶体显像 一、原 理 颗粒大小适当的放射性胶体,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后,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库普弗细胞所吞噬,且能在其间存留较长时间而不被迅速排出。可通过核医学显像仪器获得肝脏影像。大多数肝内病变处(如肝癌、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等)与正常肝组织不同,不具有库普弗细胞。因此病变部位失去吞噬肝胶体显像剂的功能,显示为放射性缺损区或减低区。 二、适应证 1.幽闭恐惧症 2.配合其它类型的核素显像检查 ,如: 99mTc-RBC肝血池显像诊断肝血管、111In白细胞显像诊断感染、131I-MIBG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99mTc-MAA肝动脉灌注显像、67Ga显像诊断肝癌或其它肿瘤、单克隆抗体显像作肿瘤定位、133Xe测定局灶性脂肪变性、肝胆延迟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 3.协助鉴别诊断肝脏肿块,特别是在诊断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肝腺瘤时; 4.诊断布一卡氏综合症。 三、图像分析 (一)肝平面显像 1.正常影像 (1)肝脏的位置 (2)肝脏的形态 (3)肝脏的大小 (4)肝内放射性分布 (5)肝外放射性分布状态 前 位 参考正常值:右叶长径(R)11~15cm,左叶长径(L)5~9cm。 后 位 右 侧 位 2.异常影像 (1)肝区局限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2)肝内放射性分布弥漫性稀疏 肝硬化时肝外摄取增加,肝内显像剂分布弥漫性稀疏 (3)肝内局限性“热区” 上腔静脉综合征,示“热区”影像 (二)肝断层显像 肝右叶深部病变,平面显像(上图)未见肝右叶病变,肝断层显像(下图)示右叶深部占位性病变 (1)对肝内占位病变的定位诊断较准确; (2)对位置较深的占位病变检出率较高; (3)可明显提高较小的(直径1.5~2cm)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52%左右); (4)能够准确计算肝脏和脾脏的体积以及肝脾摄取放射性的比例; (5)能通过三维重建显示立体结构,对器官形态和病灶部位的展示具有直观性。 SPECT肝断层显像的优点 SPECT肝断层显像存在的缺点 (1)解剖分辨率还不理想; (2)作病因诊断的特异性较差; (3)直径1.5cm以下的占位性病变检出率低。 四、临床应用和评价 肝胶体显像被用于证实肝“占位性病变”的存在,提供对肿瘤大小、位置、手术切除范围的估计,以及确定经皮穿刺活检的最适位置。但缺乏特异性,不能对病变组织进行定性分析。 了解肝脏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功能;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肝肿瘤、肝脓肿等的定位诊断;确定腹部肿块与肝脏的关系;了解肝外肿瘤有否肝转移;探讨右膈异常的原因;肝脏手术、化疗后的随访;了解脾脏大小和功能;随访肝脏转移性疾病;肝脏功能异常试验;肝外伤的判断。 传统应用范围广,但现已明显变窄。 第二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肝脏的血供丰富,是一个双重血供的器官,其血液供应约75%来自门静脉,约25%来自肝动脉。当弹丸式静脉注入99mTc-红细胞后即刻应用SPECT进行早期快速动态采集,并于30min后作静态显像,可分别获得肝动脉血流灌注和血池影像。 一、原 理 二、显像剂 99mTc标记的红细胞最为常用,也可应用99mTc-HAS、99mTc-Dx以及123mInCl3等。 99mTc- RBC的标记方法较多,有体内法、半体内法和体外法标记。 体内标记红细胞的方法 :静脉注射“冷”(无放射性)的PYP(焦磷酸盐)溶液(内含氯化亚锡1mg),10~30min以后从对侧肘静脉注入高99m锝酸盐(99mTc04-)。 三、显像方法 :略 四、适应证 鉴别诊断血供丰富和血流减少的占位性病变。 血供丰富的病变有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和部分转移性肝癌。血流减少或缺乏的病变有肝囊肿、肝硬化结节、肝脓肿等。 肝血管瘤的诊断,以及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了解肝脏或肝内局部病变的肝动脉血供和门静脉血供。 五、图像分析 (一)正常影像 1.肝血流灌注相动脉期 2.肝血流灌注相静脉期 3.肝血池相平衡期 (二)异常影像 1.肝血流灌注相动脉期血流增加。 (1)全肝普遍增高往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的表现之一。 (2)肝内胶体显像缺损区局部肝动脉血供增强,可作为肝脏实质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腺瘤等)的一个特征。但部分血管瘤也有此表现。 2.平衡期 病变部位放射性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相比较,可有高于、低于、等于正常肝组织水平三种情况。 (1)病变部位放射性高于周围肝组织 往往是肝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 (2)病变部分放射性低于周围肝组织 提示肝内病变没有或很少有血液供应,多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硬化结节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