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际博弈论——一种认知语用学的实际框架
提要
语言活动不仅传达信息,而且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调节人际关系,任何言说
话语的行为都是传递信息和调节入际关系的复合行为。考察话语的意义必须结合
微观的个体心灵的认知机制和宏观的社会文化系统。由予大脑和社会都是复杂系
统,所以交际中的语畜使用也具有根本复杂性。这样,基于还原主义的意义理论
就不能充分解释话语意义的生成机制。匿前的语用学理论,包括基于合作原剜的
经典格赖斯谱用学、新格赖斯语用学,基于认知科学的关联理论,以及基于社会
交往实践昀言语行为瑷论,都没有将这~点纳入理论建构中。它们沿溺篱卡尔的
研究范式,从局部的视野分析、解释各种语用现象,因而不能解释具有根本复杂
特征的语言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语用现象。交际者的言说行为除了其特有的集体
性特征外,也具有其他行为的一般特征,他在遵守规约和挑战规约的夹缝中、在
表达形式的最篱化和传递信息的最大化的矛盾中,寻找一个使鸯己最大程度受益
的安全地带。说明这~地带的拓扑结构,也就解释了交际者是如何使用语言的。
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整合社会文化研究模式和认知研究模式的理论框架,对
语用现象给予全景描写和解释。
认知语用学通过将认知语言学提供的概念化工具应用在语用学领域,对有关
的语用知识系统进行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强调使用的重要性,这一主张也具
有语用学含义:(1)使用语言本质上是集体行为,也是簸略行为;(2)与语言使
用相关的知识是个体涉身议知活动的结果,这种认知活动既有个体认知基础,又
有集体认知基础;(3)使用语言在生物学方面是个体行为,但在社会学方面却是
集体行为,所以交际者的交际行为必然受到毽所处的社会文化的制约:(4)认翔
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开放的、动态的,意义是在这
一过程中涌现基来的。
交际的集体性特征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兼顾博弈性特征的认知
特征。活动类型具有家族相似性,与之相关的知识是以心理模型的形式组织起来
的。理解话语就是辨识出交际者言说话语所依托的活动类型。相关的认知活动是
借助交际语境中的语境化提示(contexmalizationCUES),进行信息更新,通过大脑
的自组织产生最可能的活动类型。虽然这一过程具有偶然性,但是交际者对彼此
{
的话语持有的善意态度,可以显著降低信息更新的复杂性;同时,他们的移情能
力也使他们更有可能对彼此的行为做出预期。
博弈性交际中的交际者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道德的力量对他选择策略产
生的影响,足以使其牺牲个人的部分利益以完成博弈。在交际者看来,交际博弈
是生存博弈在社会环境中的延伸,精神生存和肉体生存同样重要,但是,语言共
同体的道德伦理并没有替代交际者个体的“利我”意识,只是使之潜藏于个体的
行动中。“利我”引起的优化意识贯穿于交际者的全部行为过程,使用语言也不例
外。所以,在交际博弈中,个体也必然选择最大程度利我的策略。做出话语选择
的依据是话语产生的效用,因此,说明偏好的结构是解释语言行为的关键,换言
之,要想说明交际者选择某些话语而放弃其他话语,只需说明所选择的话语如何
产生了最大效用。本文将话语的效用分解为真实性效用和适当性的效用,二者分
别来自话语的命题性信息和功能性信息,前者可以通过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优化
特征得到说明,而后者需要从交际的宏观视野,也即交际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
加以说明。最后,本研究提出以下基于效用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框架:
总则:交际者总是追求话语效用的最大化。
次则1:交际者总是追求真实性,除非有理由不。
次则2:交际者总是追求适当性,除非有理由不。
约束条件:当前话语是交际者的最优行动。
宽容条件:交际者具有移情能力。
总则不是指导人们交际行为的原则,而是贯穿于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普
适性。次则分别涉及话语命题性信息和功能性信息。二者分别对应语用学的认知
研究模式(次则1)和社会文化研究模式(次则2),二者结合的纽带是贯穿语言
使用的全过程、用博弈论刻画出来的优化思维和优化行动策略。在交际过程中,
解释话语的缺省前提是推定交际者是理性的,即交际者选择的是效用最大化行动
(约束条件),而交际者之所以能够了解彼此的效用偏好,是因为他们具有移情能
力(宽容条件)。
关键词:交际,语言使用,认知语用学,博弈论,复杂系统
Abs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华山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讨.pdf
- 书写另类的声响——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占有》阐释.pdf
- 了解课堂缄默沉静,打破课堂缄默沉静--关于中国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缄默沉静行为的研究.pdf
- 二语习得中多义词习得的认知研讨.pdf
- 二语习得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干系的实证研究.pdf
- 二语句子理解中的跨说话词义激活研究.pdf
- 二语头脑对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研究.pdf
- 二语定冠词习得的一个征象探析首次提及名词时的过度使用.pdf
- 二语教学环境下的学习者立场与学习动机研究.pdf
- 二语能力对三语习得中辞汇迁移的影响.pdf
-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异漂流》之生态批评解读.pdf
-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解读《荆棘鸟》中庞杂的宗教思想.pdf
- 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讨.pdf
- 亨利五世的成长——哈尔王子与亨利五世研讨.pdf
- 人物叙述的功用与伦理——《水泥花园》的修辞叙事学解读.pdf
- 人类中心主义的声张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生态批评解读.pdf
- 人道和族性的解构和再建构——论《春香夫人及其他作品》.pdf
- 人际意义视角下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女性人物特点研究.pdf
- 今世中国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探究.pdf
- 从Red Star over China四个中译本看意形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pdf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doc VIP
-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doc VIP
- DL T 1144-2012《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pdf VIP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知识清单.pdf VIP
-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VIP
- T_CVMA 224-2025 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规程.pdf VIP
- T_CVMA 232-2025 猪星状病毒五型荧光PCR检测方法.docx VIP
- T_CVMA 252-2025 马四肢X线及超声操作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