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区域创新的体系建设的研究的报告
PAGE PAGE 35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贵州省科学技术厅2003年9月目 录一、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贵州经济与社会发展 1.基本情况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010年及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贵州科技发展 1.科技发展的现状 2.科技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发展目标 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2.2010年发展目标 3.2020年发展目标 (四)现阶段主要任务 1.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以科研机构、大学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4.健全宏观管理体系,重点进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三、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1.目标及任务 2.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3.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的作用 (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2.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4.促进产学研合作 5.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6.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7.加快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8.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9.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积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2.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四)建立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 1.突出体制与制度创新,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2.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科研体系支撑平台建设 4.推进科技创新的法制体系建设 (五)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 1.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2.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六)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子系统建设 (七)区域创新构架与联动四、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重点 (一)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西电东送 2.矿产资源 3.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4.科技信息化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5.民族药业 6.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畜牧业 8.卷烟、酿酒 9.特色食品 10.旅游业 11.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1.重点实验室建设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及科技园区建设 3.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4.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5.区域创新评价体系建设 6.各类科技计划的主要目标及近期重大科技专项五、加快贵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聚集人才,增加投入 (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 (四)加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的力度 (五)国家加大对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一、贵州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贵州经济与社会发展 1、基本情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貌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气候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省辖9个地(州、市)和87个县(市、区、特区),2002年全省总人口为38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334万人。 贵州自然资源富集,能源、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集中分布在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等主要河流。已发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76种,煤、磷、汞、铝土矿、锑、锰、金、重晶石等最具有优势。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23亿吨,远景储量达2400亿吨,为南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是江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生物资源丰富,共有农作物品种近600个,木本植物124种,天然牧草400多种,野生植物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达3700余种,系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贵州具有独特的气候、自然的风光、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资源优势,按国际标准评定的A—D级旅游资源有400多个,分为12个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表1-1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排位项目/年度发展水平排位基础设施能力排位经济规模指数排位经济指数排位结构指数排位2000282923302920012826262928资料来源:2002、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1-2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的排位项目/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