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射认同概念发展的历史
投射性认同概念发展的历史 一,简纲(Sandler,1986) 第一阶段:克莱因的早期定义,投射性认同被认为仅仅是一个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现实的客体并没有被影响,投射和认同的过程仅仅发生在一个人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 第二阶段:强调投射性认同中的人际互动的一面。发现现实的客体,比如说分析师,实际上认同了投射出来的自体或客体表象,并且形成了反移情的反应。这主要是klein后期,Bion等人早期的工作成就。 第三阶段:主要标志是W. R. Bion的容纳者模型(the container model),认为投射性认同是自体或内在客体的某些部分的外化,然后直接地进入外在客体中。外在客体,比如说母亲或者分析师,容纳了这些不可忍受的情感体验,并且把这些体验调整为更为可耐受的模式,这样再次被婴儿或患者内投射。 二,Klein之前历史 Freud的两个概念:认同和投射 1认同: (1)Klein 1955提到的,Freud‘s 在1921年的 ’Group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he ego‘ (1921),中认同的观点对她的观念来说很重要。 错误(Steiner,R. 1989) “在与他父亲这种认同的同时或稍后,男孩开始按依恋[情感依恋]形式形成向他母亲真正的客体贯注。” Freud 说, (G.W. XIII, p. 115) Gleichzeitig mit dieser Identifizierung mit dem Vater, villeicht sogar vorher, hat der Knabe begonnen eine richtige Objektbesetzung der Mutter nach der Ahnlehnungstypus vorzunehmen 英文标准版的译Strachey把他翻译成“ At the same time as this identification with his father, or a little later, the boy has begun to develop a true object cathexis towards his mother according to the attachment (anaclitic) type.‘ 但是把 vorcher 翻译成 later是完全错误的,应该翻译成 earlier。也就是说,孩子对母亲进行客体灌注可以发生在与父亲认同之前,而不是之后,这样,其实弗洛伊德的观点和客体关系的观点是一致的。 (2)弗洛伊德对克莱因的另一个影响:自恋性认同。 1946年,克莱因说投射性认同所形成的客体关系是一种“自恋性的客体关系。” (3)投射——偏执-妄想 1911,Freud,施列伯Schreber案例。 “偏执狂症状形成过程中最显著的特性可以被称为投射。内在的知觉受到了抑制,而相反的,其内容,在经历了某种程度的歪曲后,以外在知觉的形式进入了意识。在被害妄想中,歪曲是由情感的转换组成的。应该在内心被感觉为爱的情感被察觉为外在的恨。……首先,投射并不是在所有形式的偏执狂中都扮演相同的角色,其次,投射不仅仅在偏执狂中表露出来,在其他心理条件下也会表露,而且在我们对待外在世界的态度中,投射具有它命定的通用特性。当我们把某些感觉的原因指向外在世界,而不是在我们内心寻找(就像我们在其他情况下一样),这个正常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投射 [p. 66].” Anna Freud:“利他性屈从” altruistic surrender ((1936),p. 20) ,和后来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重叠。 克莱因的分析师训练: 在柏林接受的分析师的训练,观念都受到了亚伯拉罕和Ferenczi的影响,(亚伯拉罕是克莱因的分析师) 二,Klein 学说 1,1946年前 (1)1929年,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klein,1929,freud,1920) 认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 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2)1935:随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应用投射和内投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射, 客体成为坏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孩子把他的攻击性投射到了这些客体上。因此,客体变成了危险的迫害者因为他们会攻击和吞没孩子。对这些投射性的、歪曲的客体的内投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