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基层医院儿科心理护理几点体会
浅谈基层医院儿科心理护理几点体会 摘要:护理工作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且琐碎繁杂,若想做好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对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注意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年,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更是掌握的十分娴熟,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有高超的技艺,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掌握现代护理的新概念,才能够适应当前新模式的要求,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针对临床患儿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护理笔者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科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35-01 护理工作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且琐碎繁杂,若想做好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对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注意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年,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更是掌握的十分娴熟,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有高超的技艺,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掌握现代护理的新概念,才能够适应当前新模式的要求,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针对临床患儿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护理笔者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基层医院条件差直接影响着患儿心理护理 因素之一是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短缺;因素之二是由于基层医院诊疗设备陈旧、先进仪器短缺,检查项目不全;病房设施条件差,只能保证患儿床单位及简单的用药治疗,不能够满足患儿的生活需要是因素之三。因此我们就不能做到无陪护,这就是基层医院的特点及影响心理护理的根本原因。 2护士如何应对陪护及患儿的心理改变 患儿从温暖的家来到陌生的医院,看见衣帽整齐的医护人员,心理状态马上会发生急剧的转变,由轻松、愉快变得紧张、恐惧不安甚至惊骇,加之疾病的影响病后不适,啼哭、焦虑不安、无理取闹等心理变化。 陪护往往因孩子患病心情焦急而影响其他及工作,特别是有一些村民,一时因手头拮据或正值农忙季节而焦急,心情变化无常,这时护士要用同情的心理来理解他们的苦衷。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两样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所以我们要以谦让和宽恕的姿态、慈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来理解他们的苦衷,宽慰他们的心情。 3不同年龄特点的患儿分层次进行护理 3.1新生儿至6个月患儿的心理护理。主动关心,亲切爱护,搂抱,触摸。轻轻抚摸正在哭闹的患儿,他就会停止哭闹;患儿的哭声往往是身体不适的一种反应,如饥饿、尿湿、大便、烦躁等,我们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除他们的不安。还可以用玩具摇铃哄逗,使之注意力分散转向玩物而停止哭闹。对留陪的家属要指导其怎样喂奶、换尿布等,另外向家属讲解患儿此病的护理治疗措施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以取得配合。如患儿家属拒绝在患儿头部,尤其是囟门周围进行穿刺,我们就要耐心劝说,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分布成网,有浅、显、好固定、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对大脑绝对没有不良的影响,他们会主动接受并愿意治疗。 3.26个月至3岁儿童的心理护理。此期患儿从无能的小生命,逐步发展为具有抽象认识,低级思维和朦胧意识的婴幼儿。注意力和情绪极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又出于对家长的宠爱,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生活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再加上病后家长对患儿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迁就、同情,孩子就得寸进尺,拒绝吃药、打针,甚至张口骂人,动手打人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来护理感化患儿和陪护,不要责备家属及患儿。有些患儿病后焦虑不安,害怕紧张、对衣帽整齐的医护人员特别敏感,一看见就哭,稍大一点的患儿畏缩一团。对于这类患儿,我们要尽可能亲近他们,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尤其是在给他们静脉输液时,是坐着还是愿意躺着呢?是输在脚上呢,还是手上呢?这样关心的言语可以改变患儿的紧张度,得到他们的配合。 3.33至6岁患儿的心理护理。此期年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们的智能差异也很大。来自城镇的患儿,大部分在幼儿园长大,理解能力强,智能发育好,适应环境快。来自农村的患儿多数胆小,适应能力差。但他们都具有模仿能力强、好学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及时消除消除患儿的孤独、寂寞感,用治疗空闲时间,召集患儿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给他们将看图写字,绘画小动物(如简笔画,小动物等)发给他们粉笔让其自己画,这样乡镇的孩子会觉得跟上幼儿园一样,患儿会觉得住院要比家里好玩,从而消除患儿的孤独。②鼓励患儿向小英雄学习,勇于接受治疗。治疗时,要给勇敢的不哭的患儿操作,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