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环境和安全卫生工程系学刊.docVIP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环境和安全卫生工程系学刊.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环境和安全卫生工程系学刊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學刊 第六期(民國九十四年)ABS廠製程廢棄污泥之污泥調理研究張維欽1 陳銘川 2 劉毓章2 李思賢2 蔡隆耀2 1.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助理教授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學生關鍵字:電荷密度、分子量、污泥共濃縮、聚電解質種類、脫水指標、單一調理、雙重調理摘 要本文針對ABS廠製程污泥進行以不同加薬策略來探討對污泥脫水性及膠羽強度的影響,以毛細虹吸時間(CST)、過濾比阻(SRF)作為污泥脫水性指標。首先藉由污泥層沉降試驗中得知各污泥間最佳混合濃縮比5:4:1,爾後加薬進行污泥調理。單一調理方面,依各聚電解質本身電荷密度及分子量的不同來進行比對,實驗結果發現高分子量聚電解質對污泥的脫水性較佳,但對其細小顆粒的捕捉效率低;高電荷密度對污泥所產生之架橋效率高,脫水效率略優,也可以較低劑量來得到理想的脫水性。雙重調理方面,則依各聚電解質帶電性不同來調整其加薬順序,觀察其污泥水性並進行結果比對,實驗發現以陽、兩性聚電解質作為加薬策略可得到相當好的成效,除可形成強度較高之膠羽外,架橋絮凝作用使得脫水效率也大大的提升,加薬範圍寬廣,即使是過量加薬也無脫水性惡化的現象。一、前言廢水在經過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級處理程序後即會產生固形物-即污泥,此即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一般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皆有高含水率、固含量低等特性,為減少污泥體積以便後置處置,污泥經常會經由濃縮、調理、脫水及乾燥等處理,其中調理及脫水佔污泥處理成效的重大關鍵。污泥調理為一重要污泥處理程序,調理劑的選擇及添加量是重要關鍵。聚電解質能使污泥產生絮凝作用主要是透過電性中和及架橋機制等作用,因此常被用來做調理劑,污泥處理及後續處置費用佔處理廠幾乎一半的成本,如何有效運用就顯得相當重要!近年學者多致力於雙重調理系統來使污泥中的懸浮物有更好的凝絮效果並藉以提升污泥脫水性、過濾性、膠羽結構,也促降低調理劑使用成本,本實驗即根據不同調理劑對污泥產生特性上的不同來進行探討。二、實驗方法1. 污泥來源ABS廠位於嘉義縣中洋工業區,主要生產ABS膠粒、SAN膠粒、BP基粉等。廢水主要來自製程及清洗廢水,每日處理量約為4000立方米。初級污泥與二級污泥、鐵鹽污泥共調理濃縮後直接脫水,每日脫水後污泥量約為10~15噸。其廢水處理程序為典型的生物處理和高級氧化Fenton法。經初級處理過之廢水,經調和池進入活性污泥程序去除溶解性有機物,終沉池沉澱之污泥經濃縮、脫水後,將廢棄污泥餅置放於儲存槽。本實驗生物污泥乃取自終沉池至生物污泥濃縮池之間。廢水經初沉去除油脂、調節槽後,隨後以化學混凝、浮除程序去除懸浮顆粒,於加壓浮除至化學污泥的濃縮、脫水,將脫水後之污泥泥餅儲置於儲存槽。該實驗之化學污泥即取自加壓浮上槽至化學污泥濃縮池之間。經終沉池後為使放流水品質符合環保規定,使用Fenton高級氧化法來處理可能具毒性或抑制性之難分解污染物,本實驗之Fenton污泥即是取自處理中所產生之鐵鹽污泥快沉之傾斜污泥管。2. 調理劑所有調理劑均配製成2000 mg/ L,經24小時連續攪拌備用。表一 聚電解質性質型號分子量電荷密度電性PC-3051600萬35%陽離子性PA-2101200萬Low陰離子性PN-103S1200萬Very low非離子性ACC/A ratio 4兩性F0-4490 SH500~700萬40%陽性FO-4490 SSH700~900萬40%陽性FO-4800 SSH700~900萬80%陽性三、研究方法單一調理實驗以不同比例生物、化學及Fenton之污泥進行混合後,並加入適量之PC-305後,再以200rpm快混2分鐘,而後調整轉速為30rpm進行慢混3分鐘;雙重調理實驗則以不同比例之生物、化學及Fenton污泥進行混合後,並改變PC-305與PN-103S(非離子性)、PA-210(陰性)、AC-2801(兩性)加藥順序;添加調理劑時分別以200rpm進行快混2分鐘,而後再調整轉速為30rpm慢混3分鐘,將調理完成後之污泥SRF、CST、膠羽粒徑分析等試驗來進行脫水性比對。四、實驗結果與討論1. 污泥共濃縮污泥共濃縮為層沉降(Type III)試驗,化學混凝污泥或生物污泥,沉降中會發生層沉降或壓密沉降,此因污泥顆粒濃度較高,彼此接近而黏著在一起,沉降過程中,整體的形成緩慢沉降(歐陽嶠暉,下水道工程學,2001)。固體通量定義為單位面積時間內流經的固體質量,可由速度和固體物濃度的乘積而得。 沉降剛開始時,因重力沉降之固體通量相當少,在沉降速度保持一定下,SS值逐漸增加,使固體通量逐漸增加至最高點,此後固體通量將因濃度增加使沉降速度緩慢而逐漸減少(歐陽嶠暉,下水道工程學,2001)。圖一 單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