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失清江号子(外一篇)
消失清江号子(外一篇) 站在鄂西清江边,昔日雄壮的清江号子已藏进历史的书页中,再也不见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碧绿的江水站在日光里顾盼生辉。那一份清澈、悠闲、素净、淡泊与深远,直惹得两岸的青山更加青翠,每一片叶子都打起十足的精神,随时准备着滴下绿意。再抬眼朝那些青山和山谷望去,那里除了淡淡的白云、飘飞的炊烟之外,也没见清江号子挂在任何地方。顿时,一种别样的情感就在我心里泛滥起来。那份曾经的雄壮、野性、张扬与阳刚,究竟到哪儿去了呢? 我见过的清江号子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那个时候的清江还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无论是在高坝洲,还是隔河岩,或是招徕河,均没有筑闸。八百里清江只是任由它的性子,在山里野性地生长。尤其是到了暴雨季节,它的暴脾气就开始在山里怒吼,冲走房屋,淹没农田,甚至让河水改道。而到了冬季,它却又比幺姑娘还乖,只见一条细泓在山里蜿蜒。 而无论是在洪水,还是在枯水季节,八百里清江能通航的仅有从长江口到资丘的二百多里水路。以上的数百里,均只能是放排。所以千百万年来,围绕清江而生长出来的水上文化,便是下游二百多里处的清江号子,上游五百余里的放排号子。尽管两种号子均被粗犷与豪放所包裹,但放排号子单调,缺乏清江号子那种粗犷与细腻、激越与舒缓、刚强与轻柔并举的风格,所以历史与大山均牢牢地记住了清江号子。 清江号子根据行船的不同劳动,分成了竖桅号子、开头号子、摇橹号子、伸篙号子、拉纤号子、收纤号子等几大类。当桅杆竖起来时,竖桅号子就在山谷间响起来了: 清江滩多水又恶, 要过九弯十八沱。 …… 领头人每叫一声,船工们齐声应接。三声粗犷豪放的高腔和雄壮的力量,就将桅杆高高地竖了起来。船下的清江立刻蓝得睁大了眼睛,两岸的青山也看得呆了,都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接着,掌舵人亮开清爽的喉咙,吼起了开头号子: 船怕号子马怕鞭, 号子力齐能壮胆。 …… 撑篙人手持竹篙,高高地站立在船头,用力将船撑离河岸。其余船工们则手握橹桨,一边应和,一边用力摇橹,船便乖乖地驶上了河道。这个时候,晨曦刚刚打湿露水,公鸡迎接曙光的叫声,正在为他们歌唱。 河道上,货船破浪而行。摇橹号子便穿越清江上的薄雾,在峡谷间飞扬: 向王天子吹牛角, 吹出一条清江河, 声音高,洪水涨, 声音低,洪水落, 牛角弯,弯牛角, 吹成一条弯弯拐拐的清江河。 …… 而摇橹号子则时时都观察着水面的动静,当船进入平水时,它便变得柔肠千尺,声声婉转。而一旦进入险滩,它则突然刚强十足,明快激昂。 “上水忧来下水愁,身上晒成黑泥鳅。”这段流行在清江两岸的俗谚,是贴在船夫们身上的标签。而其中最为艰难的,则是船行上滩。它是意志与艰难的较量,力量与险阻的抗衡。所以上滩时,伸篙号子就拉开了拉纤的序幕。手持竹篙的船夫站在船头一声号子,众纤夫齐声应和: 马连不开口, 神仙不敢走。 …… 而最壮观的,莫过于拉纤了。所以拉纤和拉纤号子永远是清江留给人类的活化石。为了使货船能顺利地上滩,领头人在船头伸篙喊号子,众纤夫在岸上背负着纤绳应接: 打起风来像太子, 拉起纤来像猴子。 …… 七难八渔共九洲, 七十二滩到资丘。 …… 朱津柳津, 拉断总筋。 …… 看到资丘不要欢, 还有八九十三弯。 …… 这个时候,浪潮在咆哮,天空在揪心。而最坦然的,则是竖立在江边的纤夫们。他们背负的纤绳,就是生活中的责任与未来的期待,每前行一步就是通向幸福的未来。遇到沙滩时,那沙滩上就留下了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脚踏在岩石上时,连岩石都咬紧了牙根。粗犷的号子整齐划一,裸身的纤夫步调一致,货船穿越浪花与暗礁,最终自然稳稳地驶上了沙滩。 而最后的收纤号子,自然就是整个乐章中最舒缓最轻松的收尾曲了。先前激昂的吼声变成了轻快的哼唱,所有的纤夫踏着节奏而行。通过了激流与险滩的货船也变得乖巧,似乎都含着笑意,轻松地向前滑行。 然而,当清江被筑上了三道水泥大坝,建起电站之后,过去活跃在清江上的清江号子就再也不见了。而且连同清江号子一起所展示的人类的阳刚性格、豪迈个性和英雄情结,也似乎被一同埋葬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还活在后代人的基因之中。还会因为一个什么样的因素被激活与继承。因为那才是我们永远怀念的根源所在。 乡间药铺 一间药铺就蹲在记忆的门口。 那是我老家鄂西子娘园村的一间药铺,我们称之为“大队”。我们在三队,药铺在五队,小地名叫柳树湾。从我家出发,得经过一条小沟。那里时常有流动的溪水,溪边有柿树、竹园,远方是树林和群山。峡谷对面的下庄则有鸡犬声通过空间飞跑过来,与我们这边的鸡犬进行信息对接,一唱一和。 越过小溪,便是一个叫云成儿的人家。我们得从他门前的一条坎边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