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小麦病虫害田间管理技术.docVIP

江苏省淮安市小麦病虫害田间管理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安市小麦病虫害田间管理技术

江苏省淮安市小麦病虫害田间管理技术   [摘 要] 江苏省紧紧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通过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狠抓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措施落实,全省小麦适期播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提高,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出苗整齐一致,苗情总体较好。但从当前全省考察情况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小麦的病虫害,谈谈如何进行小麦田间管理。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田间管理 防治措施   一、苗期管理   此期一般是指小麦从出苗至起身的整个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小麦全苗、匀苗,力争早扎根、早分蘖,冬前达到壮苗标准,保证安全越冬;返青后保大蘖、争足穗,为中后期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1.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确保苗全、苗匀,个别缺苗断垄或漏播的,要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杜绝10cm以上的缺苗断垄现象。三叶期后可移稠补稀,天冷时不能移栽,移栽后要浇水。   2.因苗管理   弱苗管理: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早管早促,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根系生长和分蘖生长,变弱苗为壮苗;因晚播引起的弱苗,除缺墒严重时,一般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应采取浅锄松土,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生长。旺苗管理:一般是播种过早,加上施肥不当、气温偏暖、雨水较多等造成麦苗旺长,部分麦苗年前拔节;对苗期旺长麦田,可通过深耕、镇压、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方法阻止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压制分蘖发生控旺转壮。壮苗管理: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壮苗,一般不再施肥,但要松土保墒。   二、病虫害防治   1.纹枯病的防治   小麦纹枯病要在返青拔节期及时进行1~2次防治。纹枯病的防治要做好喷洒用药、喷洒时期、喷洒方法三个环节。喷洒用药以井冈霉素、三唑酮、禾果利效果较好,喷洒时期以返青至起身期为最佳时机,同时拔节期应继续补治。喷药时一般每亩用5%井冈霉素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或20%的三唑酮乳油80~100毫升,加水量50公斤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喷洒三唑酮还有控制中后期锈病、白粉病发展蔓延的??果。   2.黄花叶病的防治   感病小麦秋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春节后小麦返青期才显症。发病初期,心叶上出现长短不等的褪绿条状斑,随着病情扩展,多个条斑联合形成不规则的淡黄色条状斑块或斑纹,成黄色花叶状。感病小麦植株矮化,穗小粒少,子粒秕瘦。小麦土传花叶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和病田流水的扩散自然传播;传播的直接生物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真菌——禾谷多黏菌,一般侵染温度为12.2~15.6℃,潜育2周后表现症状。春季长期阴雨、低温也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3.搞好化控,防止倒伏   对于高产壮苗麦田,以及群体偏大有倒伏趋势的麦田,为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要在小麦起身期喷施20%的壮丰安乳油,每亩用量40~50毫升对水30~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化控剂一定要注意喷匀,严防重喷和漏喷。   4.蚜虫的防治   蚜虫刚发生时多在小麦底部叶片上,所以不易被发现,当发现上部叶片被危害时,就已对小麦产量造成了影响,严重时影响小麦抽穗,所以应注意观察,早发现、早防治。拔节及孕穗期当有蚜株率达15%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头左右就要及时防治。可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毫升、20%百蚜净60毫升、40%保得丰80毫升、2%蚜必杀80毫升、35%乐斯本30~35毫升,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上述农药品种任选一种,对水35~50公斤,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雾。如发生较严重,每桶水再加1包10%的吡虫啉混合喷施。   三、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分析小麦生产苗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隐患:一是苗情不平衡性大,两头苗(旺长苗和弱小苗)比例高。二是渍害隐患。三是病虫草害隐患。为了切实搞好小麦田间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控旺促壮防冻防倒   拔节前是控制小麦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小麦倒伏的关键时期,对早播、叶龄偏大(淮北9叶以上)、苗数过多(淮北90万以上)的田块,应在拔节前冷尾暖头进行适度镇压,或于拔节前施用矮苗壮、矮壮丰等化控制剂,以控制基部节间长度,提高植株抗冻抗倒能力。   2.突击清沟理墒,防灾抗灾   冬季冻融交替,田间沟系存在塌墒淤塞现象,要抓住拔节前苗体较小的有利时机,突击清沟理墒,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接。同时结合清沟理墒做好稻套麦的根部覆盖,增强抵御“倒春寒”等不良气候的能力。   3.普施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   小麦拔节孕穗肥应掌握在倒3叶期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我市一般在3月中下旬,每亩施纯氮4~6公斤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