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绘画艺术风格及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慎绘画艺术风格及影响

黄慎绘画艺术风格及影响   生平经历   黄慎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端午节出生在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湖村镇张家湾村,父亲名维峤,字巨山,是一个颇知诗文的穷书生。黄慎自幼随父亲识字涂鸦,接受启蒙教育。13岁时,父亲客死湖南,两妹相继夭折,家境十分穷困。家庭生活的艰难使少年黄慎刻苦学画,以卖画来维持全家生计。   这段不寻常的生活阅历使黄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积累了生活素材,对他以后的创作,特别是人物画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慎从民间画工渐渐转变成为文人职业画家。黄慎的祖父母在他28岁时去世,他26岁时娶妻张氏,家境已略有好转。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33岁的黄慎离家远游,行走于福建、江西、广东、江苏、浙江各地,边卖画边游览山川名胜,广交朋友。   雍正二年(1724年),黄慎第一次来到淮左名都扬州。这时的扬州,商业繁荣,文化发达,达官巨商云集。更重要的是,这里汇聚着一批全国一流的艺术名家,许多功名不第的布衣画家,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传神写意,使画坛出现新鲜气息,书画的创作与买卖都极为活跃。黄慎初到扬州就发现,这里的风尚“扬俗轻佻,喜新好奇”、“模山范水,其道不行”。   黄慎于是定居扬州,往来于南京、淮安、海州等地卖画。黄慎的卖画之旅还算顺利,“持缣素造门者无虚日,扬之人遂咸知有山人(黄慎)之画。”黄慎在扬州得到文人马荣祖和徽商吴步李的帮助,先后客居在李氏园、双松堂和刻竹草堂等,结交了许多名士画友,特别是与郑燮、李?、金农、高翔等画家交往密切,“酬倡无虚日”,共同开创画坛的革新局面,艺术创作日益成熟,名噪大江南北。   黄慎在扬州的三、四年间,正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雍正四年(1726年),黄慎取别号日“瘿瓢山人”,并以木瘿刳制一只瘿瓢。谢?《春草堂集》记曰,黄慎“初至扬郡,仿萧晨、韩范辈工笔人物,书法钟繇,以至模山范水,其道不行。于是闭户三年,变楷为行,变工为写,于是稍稍有倩托者。又三年,变书为大草,变人物为泼墨大写,于是道之大行矣。盖扬俗轻佻,喜新尚奇,造门者不绝矣。瘿瓢由是买宅,娶大小妇。”关于黄慎娶妇,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一描述,黄慎“赴友人饮,见其临腐肆之友而悦之,囊无资,不能致也。乃画一仙女,张之装裱之肆,盐商以重值购之不可,问其所欲,则以实告,商因买腐肆之女易之”。“一年一度花上市,眼底扬州十二春”,黄慎在扬州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与扬州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柳春气熏”,扬州优美的园林风光常使他驻足忘返;扬州悠久的名胜古迹引发了他的诗情画意。   黄慎是个孝子,他到扬州后的第三年便回宁化将母亲偕同弟弟黄达接来扬州奉养。雍正十三年,其母思乡,欲返乡终老。48岁的黄慎除了遵从母旨,自己似乎也有了“五湖看尽,归去青山”的意思。转年春,黄慎离开寓居12年的扬州,携家返闽,举家回到宁化,在家乡授徒传艺。一路上,访友问朋,写诗作画,但身心仿佛仍在扬州。题《山水人物册》曰:“来往空劳白下船,秦楼楚馆总堪怜。但余一卷新诗草,听雨江湖二十年。送君微雨雪花天,扬子江头鸭嘴船。归到宁阳如有问,疲驴破帽过年年。”   当初返闽,黄慎曾想“到家酿秫酒,编荆护柴扉”,从此隐居不出。但生计逼迫,加之习惯了流浪生活,他仍然东奔西走,四处卖画。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49岁)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64岁),16年中,黄慎在宁化老家一边奉送老母,照顾妻子儿女,一边仍作画不已。先后出游长汀、永安、连城、沙县、南平、福州、古田、建阳、崇安、龙岩、泉州、南安、厦门等地访友、卖画。因为有了“十载江南客,归家两鬓秋”的经历,他在家乡各地的画名也大了起来,每到一地,常受到县官或州官的接待,请他住在官署斋馆。比如在汀州府,便住在府衙内的清友亭,为知府王相作了规模颇大的《写生山水诗画合册》。   黄慎65岁时,母亲曾氏去世,他倾财请地方官吏为母亲立牌坊,以表彰她的节孝。他又重游扬州,居住六年,才返故里,苦度晚年。此后,他在家乡住的时间渐少,外出卖画、游历的时间愈多。浪迹中,时而忘情诗画与美景,乐不思蜀;时而羁旅孤独,感慨奔波劳碌、人生如寄。对以卖画为生的黄慎来说,两种心情都是真实的。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浙江海宁人陈鼎(字组云)调任宁化县知县。陈鼎是个风雅之士,一到宁化就主动会见黄慎,并捐资刊印《蛟湖诗钞》。在序中,陈鼎称赞黄慎的诗“请远流丽,古近体皆有师承。”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黄慎病逝,终年84岁。由于黄慎“情落拓,无城府,人多喜从之游”的缘故,使他成为八怪中最长寿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葬于宁化。   时代背景   自隋唐以来,扬州即以经济繁荣著称,虽经历代兵连祸结,但由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每次战乱之后,总是很快又恢复繁荣。清朝的统治到了康熙时代进入全盛时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