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朝在不同时期设立“中京”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辽朝在不同时期设立“中京”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历史上,辽朝曾经设立了两个“中京”,即镇州和后来的中京大定府。镇州成为中京不久之后,即再度落入中原王朝之手,时间仅隔数日。圣宗统和二十四年中京大定府建成以后,在事实上基本取代了上京临潢府的首都地位,成为辽朝中后期最重要的都城之一。然而,在镇州早已易手,大定尚未建成之时,辽朝曾设立过中京留守司,并任命室?为中京留守。对此,清儒钱大昕认为“中京”为“南京”之误,此说可备一查,但未必是其真正的原因。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辽中京;镇州;大定府;时代差异;钱大昕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008-05 辽朝立国后,“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①五京各自的作用是“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馀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②其中,中京大定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它因宏大的规模、发达的商业和所处区域优厚的农牧业环境而享誉世界。 但是,细读《辽史》不难发现,辽朝的中京其实并非仅有大定府一处。早在太宗大同元年(947),辽朝便曾设立过中京,并任命了中京留守。 一、辽前期曾以镇州为中京并设置了中京留守司 据《辽史》记载,太宗大同元年(947)“命赵延寿为中京留守,治镇州”。③ 有辽一代,曾经出现过两个“镇州”。其一为今河北省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隶石家庄市管辖。清人顾祖禹认为,辽初所置之“中京”即位于此处。④其二为统和二十二年(1004)六月,经“皇太妃奏置”,“以可敦城为镇州”;⑤此城系为辽之“边防城”,⑥位于距上京三千多里以外的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的北古回鹘城,也就是后来的西辽德宗耶律大石聚众西迁之处。 通过文献对比可知,“可敦城”成为镇州远在辽朝设中京于镇州的半个世纪以后,因而不可能是太宗所置的“中京”;辽太宗时期的“镇州”是位于冀中平原的镇州无疑。而辽太宗为以此为中京,具有很强的战略意图。 镇州为唐代“河朔三镇”之一魏博节度使的治所。作为唐中后期重要的藩镇,魏博镇曾与唐廷分庭抗礼多年,严重消耗了唐朝的国力,是导致唐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处地处华北平原咽喉之地,进可窥视中原、控制塞北,退可以依托山川险要割据一方,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如此重要的地区,为何会落入契丹人的手里并被辽朝确立为“中京”呢? 原来,石敬瑭为答谢契丹助其立国,于辽太宗会同元年(938)遣赵莹“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图籍来献”。⑦“幽云十六州”的丧失,使中原王朝失去了北疆的一道重要屏障;而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契丹得到这些地区便拥有了进一步南侵的跳板。石敬瑭死后,其继任者不甘继续处于契丹的附庸地位,与之发生了激烈冲突。于是,盛怒之下的辽太宗于公元947年亲率大军攻灭了石晋政权,而后在开封宣布改元为大同,将“大辽”国号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中原地区。⑧为迅速控制整个中原地区,辽太宗决定以镇州为中京,作为契丹大军进一步南进的军事基地,于是“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中外官僚将士爵赏有差”。⑨ 然而,辽军进入中原后,对所占区域采取了经济掠夺的统治方式,激起了中原地区广大民众的强烈反抗。于是,辽军被迫退兵,太宗也在撤退途中病死。此后,终了一代,契丹铁骑再未能踏入镇州半步。 二、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在奚王故地兴建了中京并置中京留守司 据《辽史》记载,辽朝中后期建都中京,是因为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故“择良工於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⑩此外,宋辽关系的变化也对辽朝建都中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实现对奚等民族的完全控制是建都中京的重要前提 奚人,亦称“库莫奚”,是一个最初活动于“松漠之间”,与契丹如影随形、同出于鲜卑宇文部的北方民族。11 唐代,奚人因势力强大,与契丹被并称为东西“两蕃”。自见诸史册以来,奚人就以老哈河下游地区为他们的传统栖息地,中京地区即“奚国王牙帐所居”。12 因此,辽朝建都中京有着深刻的政治军事意义。 奚人是一支与契丹“异种同类”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入唐以来,随着与汉地农业人口交往的日益频繁,很多奚人受农耕文明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转而从事农业生产。于是,奚地实现了由完全的游牧地带向半农半牧地带的转变。 唐末,日渐强大的契丹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地对奚人发动战争,迫使其屈服。从辽太祖开始,直到辽圣宗时期的100多年时间里,辽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