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导论(第二版)-【本课程】-第二章.道家文化.
1,老子:智者的睿智 (四)老庄的影响 2,庄子:艺术精神 (四)老庄的影响 1,老子:智者的睿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苏格拉底式的“智者” 。 (四)老庄的影响 1,老子:智者的睿智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1)适天知命、无欲无为。 不仁之仁,更大的仁。道家“重生”、“尊生”,博大的爱。站在“道”的高度观照万物,万物并无贵贱高下之别,主张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 处理人与人关系,化解矛盾,走向和谐。 “重生”、“尊生”,爱惜自己,不要为了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忘乎所以,铤而走险。 中和的主张,与自然为一,随意,凡事无所谓。 “报怨以德”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79章) 无怨、不怨 1,老子:智者的睿智 2,少私寡欲、淡泊名利。劝导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朴素、自然,以充分地展开生命自身的运动,满足生命的需求,提升生存的境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罪莫大于多欲。 物欲 道家-少私寡欲,顺应自然 儒家-安贫乐道,精神追求 1,老子:智者的睿智 * * 第二章 道家文化 (一)道家概述 (二)老子 (三)庄子 (四)老庄的影响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法自然”观念和“清静无为”的主张。 儒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 道家超越现实,追求个体人格自由。 第二章 道家文化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1,隐士传统 2,老子玄言 3, 庄子放旷 4, 黄老之学 5,魏晋玄学 第二章 道家文化 (一)道家概述 春秋初年,周王朝衰落,学下私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不满于社会现实的隐士,“隐居放言” 。 (一)道家概述 1,隐士传统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退隐,回归自然,以自然为宗。还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 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耳,字聃 “守藏室史” (一)道家概述 2,老子玄言 老子出关 老子离开东周洛阳,西出函谷关,关 令尹喜要他写书,于是老子“言道德 之意五千余言”,即《道德经》。 小官吏、打草鞋谋生 (一)道家概述 3,庄子放旷 鼓盆而歌 髑髅见梦 “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借黄帝之名,宗老子之学。 田骈、环渊、慎到、接子等稷下先生,“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 。 (一)道家概述 4,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盛行于西汉,七十多年, 统治者压抑了扩张野心和享乐欲望,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魏晋玄学,“以无为本”,借助清谈来消解恐惧,获得超脱,——在特定的“黑铁时代”,淡薄名利,远离灾祸。 兼济与独善,庄子,游、遗世独立,提供了抗拒逆境的精神力量和消融精神苦闷的途径。 生-死,得-失,皆自然之道。 (一)道家概述 5,魏晋玄学 “庄子的时代” ,吃药清谈、酗酒放旷。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 刘伶:“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一)道家概述 5,魏晋玄学 道家,--道教, --佛教。 身逢乱世,老子更真切地体会到了个我的脆弱和渺小,他就目光和心灵投向茫茫天地,超越了现实存在的有限性。 (二)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天地自然:宇宙观 2,返朴归根:人生观 3,无为无知:政治观 4,守柔处弱:策略论 第二章 道家文化 (二)老子 1)道,先天地而生,世界万物的本原,派生、滋养万物。 (二)老子 1,天地自然:宇宙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