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松药监测和残余课件
A. A. Dahaba, F. von Klobucar, P. H. Rehak, et al.The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Module Versus the Relaxometer Mechanomyograph for Neuromuscular Block Monitoring. Anesth Analg. March?1,?2002; 94(3): 591 - 596. 压电传感器(氟化聚合体胶片)贴缚。拇指屈曲时, 胶片受力随之屈曲,并产生电荷,电荷大小与拇指屈曲程度正相关。 M-NMT(压电) MMG M-NMT的TOFR=0.80时,MMG法TOFR为0.798 。 M-NMT的变异较大,有可能会过高估计肌松恢复程度,但对这部分病人来讲,TOFR的值仍在0.70的以上。 与MMG法准确性相当。 监测部位 不同监测部位起效时间的差异, 与药代动力学有关,其主要受监测部位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眼轮匝肌最快起效,其次为拇内收肌,再者为足拇短屈肌 。 比较皱眉肌和眼轮匝肌,发现皱眉肌起效快,可能与其毛细血管指数高有关。 起效--肌群间差异 影响因素 敏感性 血液循环 中心肌群早于外周肌群 恢复顺序相同 喉肌与拇内收肌起效与恢复 喉肌(内收肌-环甲肌,外展肌-环杓后肌) 肌松药 ED50 ED95 喉肌/拇内收肌 喉肌/拇内收肌 Rocuronium 1.52 2.21 Vecuronium 1.93 1.73 喉肌 VS 拇内收肌比较(维库溴铵) 起效快:0.04mg/kg, 喉肌(3.3min),拇内收肌(5.7min) 阻滞浅: (mg/kg) Tmax 喉内收肌 拇内收肌 Vec Vec 0.04 55% 89% 0.07 88% 100% 持续短:0.07mg/kg, 喉肌(23.3min),拇内收肌(40.3min) 眼肌和拇内收肌对肌松药的反应 膈肌和拇内收肌对阿曲库铵的反应 维库溴铵0.1mg/kg肌颤搐恢复到25%的时间, 膈肌是27分钟而拇内收肌是41分钟。 膈肌耐药现象 肌松药 ED50 ED95 膈肌/拇内收肌 膈肌/拇内收肌 Pancuronium 2 2 Rocuronium 2 2 Vecuronium 1.47 1.56 Atracurium 1.55 1.93 Large doses of NMBA may be needed to suppress diaphragmatic movement and coughing 残余肌松的评估 Kopman研究了在自愿者中这些临床检验方法与TOF值的相关性 维持抬头5秒,TOF约为0.6(0.45-0.75) 持续抬腿为0.59(0.5-0.65) 咬住压舌板为0.86(0.68-0.95) 最敏感的临床检测方法是视觉改变, TOF0.9几乎所有病人有视觉异常 *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 残余肌松和肌松监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李士通 神经肌肉传递生理 运动皮质 皮质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头 骨骼肌 受体阻断比例与肌松效果 残留肌松的发生率 1979年Viby-Mogensen检查了72例麻醉后恢复室病人, 67例新斯的明拮抗,仍然有42%(30例)病人拇内收肌TOF比值小于0.7。在68例已经充分清醒并且可以合作的病人中,有16例(24%)不能持续抬头5秒。 临床监测与肌松残余 中时效肌松药和残余肌松 n TOF 0.7 Surgery (min) Atracurium 682 42% (29-65) 60-95 Vecuronium 414 28% (25-52) 107 Rocuronium 346 19% (15-35) 85-110 Hayes et al, 2001; Baillard et al, 2002; McCaul et al, 2002; Appelboam et al, 2003; Kim et al, 2002; G?tke et al, 2002 肌松药时效 中效肌松药如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时残留肌松的发生率下降至10% 长效肌松药残留作用一般报道仍为20%~50% RNMB 26% vs 5.3%(Pan vs VecAtr) (Berg et al.) 残余肌松的危害 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和失保护等 老年病人应用长效肌松药,如果TOF0.7,其术后肺部并发症肺炎、支气管炎发生率是使用中短效肌松药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病人的4倍,分别为16.9%和4.2%。 但如果T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SUS华硕主板大师系列Z97-A 用户使用手册 (繁体中文).pdf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pdf VIP
- CVC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RCA分析与PDCA项目报告.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蛋白质构象病》课件.pptx VIP
- 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 ppt课件).ppt VIP
- 《丝绸之路的传奇历程》课件.ppt VIP
- 2025年贵州省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 VIP
- 《海蒂》读书心得体会.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