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品》“情兼雅怨”说批评内涵及意义.docVIP

论《诗品》“情兼雅怨”说批评内涵及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诗品》“情兼雅怨”说批评内涵及意义

论《诗品》“情兼雅怨”说批评内涵及意义   摘 要:钟嵘评曹植诗“情兼雅怨”,实际上就是认为诗歌要抒发个体情感,情感抒发以悲为主,悲情不宜极端,抒情文辞要优美。钟嵘的“情兼雅怨”说回归到了诗歌的本质,发展了陆机的“诗缘情”的理论,同时对传统的诗歌理论“发乎情,止乎礼”做了一次补充。   关键词:诗品;情;雅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09-02   钟嵘十分看重建安诗歌,“降及建安……彬彬之盛,大备於时矣”(《诗品序》),在建安诗歌中又尤其推崇曹植,认为“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1]149对曹植诗歌的渊源、风格特征进行评论,充分肯定曹植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其中“情兼雅怨”说影响深远,学界对“情兼雅怨”具体内涵也有所关注,但是较少将此与钟嵘的批评家身份结合来分析“情兼雅怨”的批评内涵及意义。   一   钟嵘所言“情兼雅怨”包涵情、雅、怨三方面内容。首先来看看钟嵘对诗歌“情”的认识。《诗品序》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1]47钟嵘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这种情应该是内心真实的有感而发的。正是因为诗的真实感人,才能“动天地感鬼神”。他又近一步说明诗歌之感人的最终作用是“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也就是宣泄愤懑,排解忧愁,使人情绪舒缓。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内心愤懑得以宣泄的同时,又能引起读者共鸣,使他人也能借诗抒情。由此可见钟嵘是很重视诗歌的“吟咏性情”,也就是说要表达出个体内心的意愿、情感,诗歌要因“情”而生。   “雅怨”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先来看看“雅”的内涵。雅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学理论范畴,大体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要求。《毛诗序》言:雅,正也,言今正者以为后世之法。雅者,正也,言王正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2]63。言雅即正,从内容上对雅进行了规定,即有美刺指向。杨雄所言“中正则雅,多畦则郑”(《法言?吾子篇》)言“雅”为中正,亦从《毛诗序》所论。及至魏晋南北朝,挚虞《文章流别论》所言“诗经是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则偏向于对“雅”艺术形式上的规定。   钟嵘在《诗品》中有八条提到雅。“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评应遽)此条所论“雅意”实为诗歌的美刺内容。此外诸如“虽乖秀逸,是经伦文雅才。”(评颜延之),以情深含蓄为雅”;“然贵状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评鲍照),言鲍照诗句危言晦涩,音律不和谐,不合清雅之调。“亦遒变,若铨事理,拓体渊雅,得国士之风”(评任■)言任■诗歌体正调雅;“鄙薄俗制,赏心流亮,不失雅宗”(评谢庄)以言辞流畅为雅,这些则从艺术形式方面对“雅”内涵进行了补充。   与“雅”相对的是“俗”,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运用“雅”“俗”概念对文体风格进行评价,如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称:“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熔范所拟,各有所司,虽无严乳,难得逾越。”[3]339联系钟嵘所言诗之“俗”特点,亦能看出钟嵘所称“雅”之含义。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到“俗”,其言:“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先是,郭景纯用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1]62-65在此钟嵘视重理无味虚为俗,对此予以否定。此外,钟嵘在品评诗人诗歌时也多次用“俗”概念,如评鲍照:“然贵状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固言险俗者多以附照”[1]282,在此钟嵘以穷形而不避危仄即情感过于激烈为俗,是“伤雅”即不利于雅的表现。评欣泰等人云:“鄙薄俗制,赏心流亮,不失雅宗”,认为不流畅明白为俗,俗则失雅。而从“鲍休美文,殊已动俗”此条中可知钟嵘认为诗无文采为俗。结合总体而言,钟嵘比较倾向于“雅”之艺术形式,特点有三:一是不可以追求诡异奇特形象,不主张过于激烈的感情抒发。二是不过于直率地表现自己的一切,不严厉迫切。三是主张声律和谐,文辞并茂。   “怨”的具体指向又是什么?《诗品序》中有一段话: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1]77孔子云《诗》“以群,以怨”,“怨”,孔安国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