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统右后侧头颅被完全打飞了”肯尼迪死亡笔记
“总统右后侧头颅被完全打飞了”肯尼迪死亡笔记 1963年11月22日12时30分,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Dealey Plaza)上一声枪响,送走了正在游街的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总统,刺杀事件让这位原本就声名远播的美国总统拥有了比其他人更多一层的魅力,也让达拉斯成为像萨拉热窝一样闻名遐迩的地名。刺杀事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更使事件本身充满神秘的色彩。 充满敌意的达拉斯 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各州都颁布了一系列黑人法案,旨在维持奴隶制废除后的“白种优势”。这种法律上的种族歧视并没有因为《解放宣言》和《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等一系列内战时期的努力而告终。直到内战结束100年后的1964年(也就是肯尼迪遇刺后一年)颁布的《民权法案》才最终在法律层面上废止了种族歧视。肯尼迪生前一直积极投身种族融合。促进《民权法案》的修订也被视为肯尼迪任职总统期间最大的政绩之一。而这与支持种族主义的美国右翼相背。作为民权倡议者的肯尼迪访问右翼居多的达拉斯,这本身就不容易被人们看好。更何况,这位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天主教徒。尽管他一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恰好”信奉了天主教的民主党人,但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新教国家对于他竞选时的那句“在公共事务上我不是代表我的教派――教派也不代表我”始终半信半疑。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天主教徒总统这个头衔让他在政途上比一般人更多了一层阻碍。 然而,这次行程却并非总统本人的草率决定。在美国50个州里面,大约有15个州是共和党的铁票仓,另外还有大约7个左右倾向于共和党。而民主党的铁票仓却只有13个左右。大量的摇摆州让每一届的总统换届都充满变数。从地图上来看,南方一直都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肯尼迪在1960年的选举当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得不说这里面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为他拿下南方选票的功臣――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如果1964年,肯尼迪想要再次赢得选举,弗吉尼亚和德克萨斯这两大摇摆州就成了他稳定选票的必然选择。虽然看似阻力重重,但1963年11月8日坦帕和迈阿密的成功演讲成为了肯尼迪敲定德州之行的强心针。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这次达拉斯之行还有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一方面为一年后的竞选活动募捐,另一方面,在1960年的那次选举中,肯尼迪的德州选票曾被指存在欺诈行为。因此,三年后的这次访问也是一次迟到的补救。 死神来了 如果我们把刺杀当天的时间轴拉近。一切会像慢镜头回放一样清晰: 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当地时间上午11时37分,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降落在拉菲尔德机场。在从机场去达拉斯贸易博览会发表助选演说之前,肯尼迪还被安排了盛大的游街庆典。从第一次参选就一直被冠以明星光环的肯尼迪夫妇,将在达拉斯市中心街区接受市民的欢呼。作为肯尼迪竞选的一大卖点,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一直是媒体的宠儿。为了给达拉斯市民发福利,游街中肯尼迪放弃座驾的防弹罩,将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完全敞开,以此表示了对南方选民的信任。可惜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这真是一次鲁莽的信任。 12时过后,车队顺利到达达拉斯市内。车速也随之降至15-20公里每小时。在总统车上一共坐着6个人。第一排,是司机和特工罗伊?克莱曼(Roy Clementine),他们的后面是德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和夫人。肯尼迪和第一夫人杰奎琳坐在后排座位上,肯尼迪位于右侧。热情的群众和抗议的标语簇拥着车队向前,那些抗议和不满的标语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不足为惧。总统本人的心情也完全没有受其影响,依旧适时地向人群挥手致意。 12时30分,车队在迪利广场拐入休斯顿大街,面向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行进几步又转入了埃尔姆大街。这里的尽头有一个铁路立交桥枢纽,所以原本簇拥在车队附近的市民也逐渐变少。加之埃尔姆大街的一旁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坪,从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右侧向下看,整个车队处于完全暴露在外的状态。此时,车速依然保持低速,因此尽管车队全程有特工跟随,街道也做了严密的安全检查,但敞篷车这个选择,本身就已经注定了防卫上无法规避的致命弱点。此时,达拉斯普通裁缝亚伯拉罕? 泽普鲁德(Abraham Zapruder)正拿着一个8毫米家用摄像机站在路边拍摄总统的车队,他将因为那个血腥的瞬间名垂青史。 12时30分30秒时, 广场上响起了第一声枪响,肯尼迪凝住了微笑,用手捂住脖子。紧接着。人们看到,原本护着脖子和妻子呢喃的肯尼迪的头猛地栽下去。他的右侧的头盖骨被打掉,血液和脑浆像礼花一样四处喷溅。泽普鲁德的老摄像机的效果原本不好,连总统的脸也是若隐若现难以分辨的白色,但在那一瞬间,却看到他头的右半部分一大片鲜亮的红色,鲜血喷满了车子。惊吓过度的杰奎琳?肯尼迪,颤抖着放下了自己的丈夫,爬向后备厢,而与此同时,在另一辆车上的随行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