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雕艺术生态美学特征浅析
根雕艺术生态美学特征浅析
摘 要:根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夏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积淀,根雕艺术有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奇、韵、巧、妙”等独特而鲜明的美学特征。因此,本文以“奇、韵、巧、妙”等为切入点,对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进行了扼要分析,让人们真正体会这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魅力,感悟根雕艺术的意境美。
关键词:根雕艺术;生态美学特征;奇;韵;巧;妙;造型;创作
中图分类号:J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17-02
根雕是一种以树根的自然形态及畸变形态为创作对象,通过创作者巧妙的构思立意,雕琢成丰富多姿的艺术形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现代工艺手段的“巧夺天工”,一种巧妙结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根雕艺术创作以树根为原型,讲究的是“自然美”、“意境美”,欣赏角度或欣赏者艺术感悟力的不同,都可以让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
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看,原始社会就有了根雕装饰品,后经逐步发展,夏商时期演变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艺术,至明清年代则达到了鼎盛。在这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根雕艺术佳作,比如战国时期的璃状“角形器”、南北朝时期其高祖喜爱的“如意”、明清时期的“八仙过海”,等等,都是以树根材料制作的,件件技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从古至今、从皇亲贵胄到贫民百姓,都十分喜爱根雕艺术,主要在于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加之“鬼斧神工”的造型美,营造出了深远的意境,让人浮想绵绵。从古代时期的辉煌直至当下的繁荣,根雕艺术的创造技艺已经十分成熟,涌现了大量的根雕艺人。比如,北京的张云祥、杭州的李蒂、福建的屠一道等,他们的技艺精湛,无论风景还是人物、动物等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根雕艺术无疑是比较接近自然、远离人工的一种造型艺术。从表现手法上看,根雕艺术分为自然型和雕刻型。自然型根雕艺术作品无需雕刻,基本以树根原型存在,只会对树根进行一些打磨式的处理,???究的“来自自然,还原自然”,突出树根抽象美。而雕刻型根雕艺术作品则与此不同,又称“局部雕刻型根雕艺术”,是把大自然赐予的奇巧材质通过艺术家的慧眼和巧思,从中发现孕育的生命,再用雕刀在关键的部位施以雕艺,使孕育的那个生命从朦胧走向清新,给人以形象的美感。这种根雕艺术同样注重保持树根的天然形态,“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正是形容这一根雕艺术的。从总体趋向来说,无论是自然型还是雕刻型,这些种类的根雕艺术都是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完全区别于木雕艺术。一直以来,根雕艺术都以“奇“、”巧”、“韵”、“妙”等生态美学特征闻名于世,散发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对此,下面对根雕艺术生态美学特征做了具体阐述。
一、根雕造型的“奇”
“奇”是奇特、奇怪,是指奇特或奇怪形态的树根,这是能触人心的外表形态特征,超出寻常,往往给人带来出乎意料的感受。树根奇特形态特征的形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在树的成长过程中,树根面临着复杂的自然生长环境,为了给枝叶输送充足的养分而不断生长,但因受土质、空气、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需不断地调整生长方向,根须亦形成了无序的奇特的形态。有的盘桓、粘结,有的则是扭曲、交错,千奇百态,形态安全不相同。就是这样的奇怪形态的树根,经根雕艺术家们之手后常常变“废”为宝,僵死的树根有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根雕艺术家们通常不取材于活的树木,而是采用哪些“死亡”、“枯槁”的树根,而且很多优秀根雕作品的树根都源自于火烧、雷劈、洪水等破坏性自然灾害所致。例如,将名贵的乌木埋入河床,经过长时间的碳化形成,树根会产生疤疖、瘤结、疙瘩、窟窿、纹理、线条、洞穴、裂缝、凹面等奇异的形态。大自然有着无限神秘的力量,它是人类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神奇,就如它“鬼斧神工”般创作的奇特形态的树根一样,千奇百怪,又有着吸引人的魅力。树根作为根雕艺术的主要审美部分,根雕艺术家们十分注重它的选择。所以对根雕艺术家们而言,他们需要一双充满智慧的双眼,善于从千万种树根中发掘出奇特形态的树根,运用夸张、联想等艺术手段看出僵死树根的艺术特征和魅力,才会产生变“废”为宝的能量。
二、意蕴深远的“韵”
“韵”是指气韵、趣韵、神韵、意韵。对根雕艺术而言,“韵”蕴藏在天然形态的树根之中,是经过艺术感悟出来的一种韵味。“奇”是根雕艺术作品的生命,“韵”是根雕艺术作品的“灵魂”,“奇”是“韵”的载体,“韵”是“奇”的体现,用“奇”生“韵”、“韵”活“奇”来形容二者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在根雕艺术创作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奇”的发现多少、对“韵”的感悟的深浅。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作用.doc
- 探讨食道Ca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护理.doc
- 探讨餐饮业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问题及对策.doc
- 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doc
- 探讨高职院校游泳课学生游泳兴趣培养.doc
- 推动电视改革第二屏幕.doc
- 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doc
-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启示.doc
- 提升中职学生创业素质思考.doc
- 提升研究生扩招背景下教育质量.doc
- 第二单元第1节《电子表格基础》教学设计 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一单元第5节《图文美化》教学设计 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环江县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 Unit4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docx
- 3.2 青春有格(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 第六单元 阅读(单元解读讲义)语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堡部分学校冀教版一年级下册3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