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汪曾祺散文现实意义
浅谈汪曾祺散文现实意义 汪曾祺的散文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类的,还一种是写物写景的。不管是哪种散文,都使人读起来异常轻松,好像是在听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亲切与你交谈,给人一种很安逸的感受。汪曾祺的散文始终是在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即生活是美好的,只要善于发现,你就会觉得生活处处都充满着乐趣,人无论碰到什么情况,也应该保持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正如他所说的,“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生活,我朴素的信念是:人类是会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自觉的先要对读者产生一点影响的,也正是这点朴素的信念”。而这种朴素的信念正是我们如今生活在这个社会最需要的。 一、饮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你会发现一些很平常的生活琐事或者事物,在汪曾祺的笔下变得如此有趣,心里会由衷的发出感叹: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汪曾祺教给我们的是欣赏生活,品味人生的方法。在如今的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努力的拼搏奋斗着,却遗忘了生活原本乐趣。汪曾祺的散文还原了生活本来的面貌,使人们看到一个宁静安逸的生活画面。他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在于欣赏生活,留意生活的每个细节,从中发现出乐趣。 汪曾祺特别中意“吃”的文化,他不像一般的文人墨客们仅作为一个品尝者对美食做出啧啧称羡的姿态,而是更愿意做一个制造美食的美食家,这种制造美食的过程也是他最为享受的,从最初的准备原料,到精细制作,再到最后完工,这种过程使人感受他生活的精致,充分享受着烹饪的乐趣。 为了能够做好菜,他对做菜也是吸收别的地方的优良做法,不断地进行总结改变。比如在提高炒青菜做法时,他认为“昆明的青菜炒得好,因为:菜新鲜,油多,火爆,慎用酱油,起锅时一般不烹水或烹水极少,不盖锅(饭馆里炒青菜多不盖锅),或盖锅时间甚短。这样炒出来的青菜不失菜味,且不变色,视之犹如从园中初摘出来的一样。”就是这样不断地吸收他人的长处,汪曾祺厨艺之高也是为人所知的。美籍华人聂华苓到北京,指名要到汪曾祺家吃一顿他亲手做的饭菜。其中一碗煮干丝,聂女士吃得最后竟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喝光。台湾女作家陈怡真到北京,也是指名要去汪曾祺家吃饭。正因如此,汪曾祺的做的菜很快被加冕为“名士菜”的称号。汪曾祺对待美食的态度,也如对待人生一样,扬长避短,吸收百家之长,只有这样才能做得好人生这盘菜。 作为品尝者,汪曾祺的口味是大众化的,什么地方的美食都愿意尝一尝。他曾说过,“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这显现出他包容、宽怀的生活态度。比如在《豆汁儿》一文中叙说:“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我认为一个不太爱挑食的人,大多数肚量也是很大的,这样一种心态也在影响着人的性格。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去尝一尝,经历的越多,人也越成熟,对人的发展也越有好处。面对现在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如果能有凡事都容得下的肚量,不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握好自己的原则底线,那么人的生活状态自然也会好很多。 二、面对困境,随遇而安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心态?或者说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心情,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这个社会面临着许多生活压力,就业、择偶,买房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多人为这些问题所困扰,甚至因此得了抑郁症。据报道说,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而心态没有调整好是得抑郁症的主要原因。要想在现如今这个社会生活下去,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从汪曾祺的散文里,我们可以知道如何面对困境,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1958年,汪曾祺被划为“右派”, 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农业研究所要派他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去画马铃薯图谱,一个作家被“发配”到这个荒漠的地方。照一般人来说,心情是会非常低落的。而汪曾祺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他很得意地说:“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他每次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全部画完后,就把马铃薯埋进牛粪火里烧烤,熟了就拿出来吃掉。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真是现如今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也正是有了这种心态帮助汪曾祺度过了那段极为无聊的时期。 在回顾自己那段困境的时光里,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一文中这样说到:“丁玲同志曾说她从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动,是逆来顺受。我觉得这太苦涩了,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正是这种“玩”的心态帮助汪曾祺度过了人生那段灰暗的岁月,挺过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