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父亲岁贡试卷及其家学传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父亲岁贡试卷及其家学传承

胡适父亲岁贡试卷及其家学传承   胡传,胡适之父。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大陆关于胡传的研究颇少,印象中只有学者唐力行做过一些简略介绍,其他的则更多是在胡适传记中的零星提及。而胡传本人的著作《钝夫年谱》、《台湾日记与禀启》、《台东州采访记》等至今未在大陆广泛整理印行,因此大陆各界包括学界对于胡传知之甚少,在很多问题上也莫衷一是。   数年前,笔者因缘得到一份清同治九年(1870年)胡传参加岁贡生考试时的试卷,是当时作为“安徽贡卷”的范文正式印行供天下学子学习的,因而某种程度上具有“官方认证”的权威性,由之可以一窥胡传的家世、文才、思想以及对胡适的影响。   “明经胡”的家世传承   关于胡传家世,亦即胡适家世,历来众说纷纭。   绩溪胡氏分支颇多,经学者考证,根据始迁祖迁入时间、落户地点、建祠年代等不同,分有四大宗脉:明经胡、金紫胡、龙川胡、遵义胡。“四胡”同姓而不同宗,各有始祖,各设祠堂,后世所出的名人显宦也各有所表,不会“沾别人光”。比如胡适就曾多次澄清过,《苕溪渔隐丛话》作者胡仔、抗倭名将胡宗宪与他均非同宗。   胡适之“胡”,属明经胡。1958年,胡适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明确写道:敝族出于安徽徽州一带的“考水胡”,又称“明经胡氏”,又称“李改胡”。据我们的族谱,始祖昌翼公本姓李,是唐昭宗的一个儿子,遭朱温之难,被一位忠臣救出长安,逃到徽州,改姓胡氏。故敝族称“李改胡”,历代不与李姓通婚。此种传说虽未必可以深信,但敝族不出于胡公满之后,则无可疑。   但关于“明经胡”的来源,说法又各不相同。很多学者在撰写胡适传记时,因未深究这个问题而出现各种互相抵牾之处,比如台湾李敖的《胡适评传》、沈卫威的《胡适传》等。沈卫威的《胡适传》里写道:“胡适的宗族为‘明经胡氏’,系出李唐,远族为唐朝昭宗太子(哀帝)昌翼公。公元904年,昭宗为朱温所杀,太子避难新安胡三(白沙)相国家,潜心治理学。宋太祖获悉后,赐姓为胡,封明经公,遂定居婺源北乡之考水。故又称‘李改胡’。自九世祖起,迁至绩溪石京,族衍四十二支,随之名臣大儒,不绝史书,有‘一门九进士’之佳话。至三十二世祖元首公,迁居绩溪上庄。再传十一世为胡适之。”   这与民国时期“国大”代表、著名书法家、胡适好友胡钟吾先生在《胡适博士上世源流及生年事迹考》里的说法颇为相似:   绩溪明经胡氏,系出李唐。始祖昌翼公,为昭宣帝太子。以避朱温之难,主新安胡三(白沙)相国家,潜心治理学。宋太祖知之,赐于姓,封明经公。遂定居婺源北乡之考水,数传皆鸿儒,世有“七贤理学”之称。凡我胡姓称“明经世家”,或考水者,皆李唐易姓之苗裔也。   自九世祖起岩公,于北宋熙宁间辞宣城太守,即迁绩之石京。族衍二十四支。十二世德芳公,再迁歙县之芳塘。氏系繁衍,科甲鼎盛,名臣大儒,史不绝书。有九凤厅,以旌“一门九进士”之佳话。族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派,至三十二世祖元首公,复迁绩溪北乡之上庄。凡十一传而诞胡适之先生,以世系言,先生为昌翼公四十二世孙。   新发现的这份胡传贡卷前,附有一份简略而清晰的《胡传履历》,详细介绍了胡传的家世源流、受业状况以及婚姻生育情况。其记载的内容跟上述文字颇有不同。关于“李改胡”,贡卷《履历》里并未涉及,但提到了“始祖昌翼”,注文为“后唐同光乙酉以易,登明经进士,隐居婺源考水,时称明经先生,是为明经胡氏之始”。由此可见,“明经胡”的“明经”并非皇帝赐封的,而是胡昌翼“登明经进士”而来。   至于胡氏迁居绩溪的时间,贡卷《履历》里明确提到了两个节点:一是二世祖胡延政在宋开平(应为开宝)年间为绩溪县令,宋咸平年间知建德军,封唐中王,赐田宅于绩溪之胡里;二是二十世祖胡七二,“始迁绩溪八都上川”。这与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的有关记录是相符的。而据《胡适传论》作者、著名学者胡明考证,沈卫威、胡钟吾两先生文中所提到的三十二世祖元首公,其实是“明经胡氏”的另外一支派,与胡适的元当公一脉已离得很远。   顺便说一句,由这份《履历》看,关于胡传的婚姻生育状况只记录到“继娶曹氏”,且关于子女只记录到“子洪骏,女二”(曹氏生育有三男三女),并无胡适母亲冯顺弟的记录,这从另一侧面证明这份贡卷所附的胡传履历并非后人附会而成,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岁贡生”的家学渊源   在这份贡卷《履历》中,对胡传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胡传,字守三,号铁花,行一,道光辛丑二月九日吉时生,安徽徽州府学廪生民籍。”这与《胡适口述自传》中的有关记载颇为相符:   我的父亲胡传(1841―1895),字铁花,号钝夫,原名守珊,故一字守三,生于安徽省绩溪县北部的上庄。兄弟5人,我父最长。我家历代都是以经营茶叶贸易为生的,也就是自故乡山区贩茶往上海一带自设的茶叶店中出售。上海那时已是个大商业中心。我的高祖原已在上海黄浦江对岸的川沙设有小店,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