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学佺和竟陵派渊源
曹学佺和竟陵派渊源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号雁泽,又号西峰居士,福建侯官人。他是晚明一位伟大的文人。他的诗文创作丰富而独具特色。上至当朝权臣,下至布衣之交,都对曹学佺的诗歌给予了肯定,如叶向高在《曹大理集叙》中称:“大理诗刻意三百篇,取材汉魏下及王右丛、韦苏州,其文则如韩昌黎所谓‘凿凿乎惟陈言之务去者’故其旨沉以深,其节纤以婉,其辞清冷而旷绝。”正如《明诗综》所言: “能始与公安、竟陵往还唱和而能嚼然不滓 ,尤人所难。”① 曹学佺与竟陵派领袖人物钟惺的直接交往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当年曹学佺39岁)秋,钟惺及其弟自南京归。途经浔阳时,过访曹学佺,谈诗甚欢。《石仓诗稿·雪桂轩草》之《初秋浔阳客园,钟叔静见过,同郭卫邦、吴明远分赋,得“我”字》云:“纪游无俗韵,谈诗具风雅。嵇生懒已成,郢客和云寡。乐此新相知,浑然为故我。知君有归思,欲发犹未果。持将平生欢,信宿焉能写。”《隐秀轩诗集》五言古诗有诗歌《浔阳经曹能始庐下怀寄,兼贻梅子庾》,从中可以看出曹学佺非常欣赏钟惺,并有相见恨晚之意。第二次是天启二年钟惺福建任督学时,常常与曹学佺在石仓园中诗酒唱和。学佺有诗歌《伯敬以石仓诗见枉作此答之》。第三次是天启三年钟惺自闽返楚,到家后寄给曹学佺一封书信,谭元春为此题了一首绝句怀以记之。曹学佺的《喜茂之至,有述》,诗云:“熟径任苔生,新亭随鸟下。露重畏萧晨,月至惜佳夜。理咏久寂寥,闻蝉日消化。丘壑喜独存,簪缨悔迟罢。”通过这首诗,王夫之总结曹学佺诗歌:“幽细狷洁,或疑石仓诗颇为竟陵镐矢者在此。乃其端重有局度,自然君子之章,竟陵不得而借也。石仓气幽,竟陵情幽,情幽者暧昧而已。竟陵外矜孤孑,中实俗混,鄙夫之患,往往不能自禁。”可见,曹学佺的诗歌受到竟陵派的影响。 钟惺刊刻《诗归》一方面是“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李攀龙等后七子的“诗必盛唐,文必秦汉”,追求自己的“厚” “深”的文学主张。在刊刻过程中,曹学佺提出了宝贵意见。曹学佺在《石仓十二代诗选·唐诗选序》中明确提出:予友钟伯敬之《诗归》,予又病其学李卓吾,卓吾之评史则可,伯敬评诗则不可;评史者欲其尽,评诗者不欲其尽也。曹学佺认为诗歌讲究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好尽则违背了诗歌的艺术本质。曹学佺提出的这一见解是非常中肯的。钟惺在《隐秀轩集》文往集之《与高孩之观察》中引曹学佺之说曰:“曹能始谓弟与谭友夏诗,清新未免有痕;又言诗归一书,未免有好尽之累。夫所谓有痕与好尽,正不厚之说也。”钟惺刊刻《诗归》时都作了解释。钟惺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作序,序中指出:取能始之慧心,不难于作,其博识,亦不难于述。唯是以作者之才,为述者之事,以述者之迹,寄作者之心,使古人事辞从吾心手,而事辞之出古人者,其面目又不失焉。于是乎古人若有所不敢尽出其面目,以让能始为述者也;能始有所不敢尽出其心手,以让古人为作者也。理者相生,权实相驭,是为难耳。钟惺的序充分肯定了曹学佺的著述之精神与自己的观点是一样的,可以说是钟惺倡导理论的具体实践。自钟惺到福建后,一直为曹学佺的才学所折服。在给谭元春的信中多次探讨曹学佺的诗歌特色。《隐秀轩集》文往集之《与谭友夏》曰: “曹能始,清深之才也……近日诗文有浅率之病。”钟惺作为竟陵派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理论很多都得益于曹学佺。 钟惺和谭元春不仅和曹学佺直接交往,而且广泛地和以曹学佺为中心的闽地诗坛人物交往,从而大大扩大了竟陵派诗歌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林古度和商家梅诗风转变上。林古度和商家梅都是福建人,很早就得到曹学佺的欣赏。先看曹学佺对林古度的影响。曹学佺和林古度“发三山,来健康,上匡庐,观瀑布,游阳羡,探善卷、玉女之奇”。(王士禛《林茂之诗选序》)可以说正是在南京的这一年,林古度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参加了诸多社集,基本上都是和曹学佺在一起,或者曹学佺周围的友人如吴兆、臧懋循、柳应芳、梅蕃祚和胡宗仁等,还和曹学佺一起,与袁宏道有过交往。曹学佺诗歌中都有记载如《石仓诗稿·芝社集》有诗歌《琼河夜泛至鼓崎,舟中限韵,刻烛成五言绝句十首,同吴非熊、谢耳伯、徐兴公、林茂之同赋》,《荷亭小集,同吴非熊、谢耳伯、周方叔、王相如、徐兴公、林子真、林茂之诸子分赋五言古体,得“筵”字》,《石仓文稿》卷三有诗歌《游天柱山记》云:“癸卯冬日,同林茂之出长泰南门渡河,中路有溪,天柱之水出焉……”等。 由于曹学佺的提携和引荐,林古度在文人圈子里颇有名气。王士禛在《池北偶谈》卷十七指出,曹学佺的诗歌“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王士禛还在《渔洋诗话》中摘了林古度诗歌如《入白门》《浔阳别曹汝载》等,认为“刻意六朝,未染楚派”。这里的楚派也就是指竟陵派和公安派等楚地作家群。但是自万历己酉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