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修身、为官清廉一代宗师――欧阳玄.docVIP

敬业修身、为官清廉一代宗师――欧阳玄.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业修身、为官清廉一代宗师――欧阳玄

敬业修身、为官清廉一代宗师――欧阳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欧阳家族至少出了两位名人,两人都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他们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在封建官场的污浊中透出一缕清风,他们对贫苦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实,国人早已通过那篇《醉翁亭记》熟悉了北宋时期的欧阳修。这里,笔者再记述一位欧阳修家族的后人――中国元朝时期的为官清正廉洁且卓有建树的欧阳玄。   欧阳玄(1274―1358年),字元功,号圭斋,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生于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市),后举家迁至湖北荆州。为北宋历史名人欧阳修之后裔,欧阳玄是元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欧阳玄自幼聪慧,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他《孝经》《论语》《小学》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他也非常喜欢这些典籍。8岁时,就能够背诵这些书的内容了。母亲为了让他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让他拜一位名叫张贯之的乡学先生为师,师生一见如故,很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欧阳玄学习也更加刻苦了,张贯之发现这位门生天资聪慧,便加大了对他传授的知识量,同时教他如何作文章,欧阳玄一天能记下数千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欧阳玄逐步学会了怎样把文章写得漂亮,这些都让他的老师张贯之甚感欣慰。   就在这时,朝廷派钦差大臣巡查湖南各县,欧阳玄以学生身份拜见了钦差,他们让他即兴作一首梅花诗,不料他竟然一口气写了十首,使在场的官员感到十分惊喜。从此,欧阳玄学习的决心和毅力更大了。14岁时,欧阳玄在跟随张贯之学习乡学的同时,又拜湖南当地的宋朝遗老学习写作词章,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欧阳玄便能够做诗填词了。每次参加乡学考试,他总是名列前茅。成年后,欧阳玄举家迁至湖北荆州,他数年闭门读书,即连一些要好的朋友,也很少能见到他的面。这些年里,他闭门仔细研读了中国历代经史百家的重要著作,而且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延?元年(1314年),元仁宗帝的儒师王约等汉臣积极倡议开科取士,延?二年(1315年),仁宗下诏实行科举(史称“延?复科”),欧阳玄闻信后积极准备考试,并且一举金榜题名,取中进士第三名。第二年,被朝廷任命为岳州路平江州同知之职。不久,又调任太平路芜湖县尹。来到芜湖后,欧阳玄表现出为官低调的风格,力争多与贫困的农民接触。经过一段时间了解熟悉情况,他发现,芜湖县陈年旧案积压较多,而且多为疑难官司,长期得不到公正判决。初涉官场,他就把仗义、亲民的性格表现出来了,他仔细研究了这些案件,走访了大量当事人,他不畏权贵,率领他的幕僚大刀阔斧地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根据证据做了恰当的判决,并对一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下层劳动群众予以平反。欧阳玄在任芜湖县尹三年,为了维护这里的社会稳定,他认为,对不法豪门贵族也不能手软。他通过走访劳苦群众发现,这里的豪门贵族并不遵守朝廷的法律,经常虐待他们的汉族家奴。欧阳玄便运用法律还这些家奴以公正,使他们恢复了自由。欧阳玄在芜湖县尹任期内,还及时地对贫困农民的赋税进行调整,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注重发展芜湖的地方农业生产,这一举动深得百姓拥戴,群众对他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的赞誉。在芜湖任县尹期间,他反复叮嘱属下,要对这一带的名胜古迹多加保护和修缮,后来的“芜湖八景”,就是在他保护文物古迹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实施文物保护的措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芜湖一带的风景名胜大为改观,欧阳玄甚是高兴,他对这里的每一景致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他常游“荆山寒壁”,因芜湖的荆山与家乡湖北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欧阳玄便提笔写下了“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的感人诗句。离任时,对芜湖依恋绵绵,百姓簇拥街头,对他挥泪相送,实际上是对他在芜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优良品格的一种褒奖。也就是在这时,人们将芜湖的荆山之水取名为“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延?四年(1317年),欧阳玄改任武冈县尹。武冈境内有个很出名的地方叫溪洞,此处蛮僚杂居,这些异族混杂在一起居住本来就容易发生矛盾,县衙在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时稍有不慎,他们就会拿起武器互相残杀。欧阳玄到任后不久,武冈县内的赤水、太清两洞的异族居民就开始聚众相互残杀,县衙的官吏们看到这种残忍的情形,大惊失色,可又怎么也想不出应对的办法。得知此事后,第二天一大早,欧阳玄仅带了两名随从,便策马来到了这蛮僚异族人互相争斗的地方。他看到,道路中间及两侧躺着被打伤和打死的蛮僚,即使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之间的打杀仍然没有停止。欧阳玄下马,开始对他们进行劝架。蛮僚们知道欧阳玄的威望,纷纷扔掉兵器,排起长队跪到他的马前,并且七嘴八舌地说:“我们不是不惧怕法律,我们在这里打斗,是因为我们向县衙投诉我们的问题,县衙判决不公正,还用徭役横征暴敛搜刮我们,我们在感情上无法忍受,在物质上又承受不了,只好用这种残忍的方法解决问题了,没想到我们的这种野蛮的行为惊动了青天大老爷您,让您亲自来过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